當地時間4月15日中午,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海域發生里氏6.4級地震,當天,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附近海域發生6.5級地震。印尼亞齊省及周邊地區11日遭遇里氏8.5級強震。墨西哥、美國等地近日也接連發生6級以上地震。環太平洋地區不斷發生地震,引發了人們對全球是否進入地震頻發期的擔憂。
蘇門答臘島北端的亞齊省可謂多難之地,因為位于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界處,該地區地殼活動頻繁,地震海嘯頻發。2004年,印尼亞齊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并引發印度洋海嘯,造成20多萬人死亡,50多萬人無家可歸。
印尼11日強震之后,各方最為擔憂的是環印度洋地區會再次出現2004年那樣的劇烈海嘯。為防止當年那樣嚴重的情況發生,亞齊當地政府在地震后以最快速度將百姓疏散到高地。然而,除了零星不到1米的微型海嘯之外,人們擔憂的大型海嘯并未出現,當地政府也在當天晚間8時左右取消了海嘯預警。
對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地球觀測與研究所專家表示,此次地震屬于走滑型地震,也是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此類型地震。走滑型地震屬于地殼板塊的水平碰撞,破壞性相較于垂直碰撞小得多,不會形成大量海水涌動,因此很難形成大型海嘯。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英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學家薩金特的話說:“這次地震的運動是水平的,不是垂直的,因此沒有造成海床的明顯移動,而海床運動是引起海嘯的原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地球觀測與研究所主任克里·謝伊稱,蘇門答臘島附近發生的強震增加了該地區發生毀滅性地震的風險。研究表明,2004年發生的亞齊地震僅僅緩解了該地區一半的地殼壓力。此次地震則增加了亞齊臨界板塊附近的壓力,有可能造成2004年地震區域在不遠的未來再次出現強震。
地震專家認為,地震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只是重新分配壓力。地震發生時,沒有受災的地方或許會因為鄰近地區發生的地震而承受更多壓力。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因跨越多個斷層線,地球上最活躍的地震帶——印尼蘇門答臘過去幾個世紀內積累了大量能量,因此或有發生強震并引發海嘯的危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此前的一份報告也指出,“發生另一場大地震只是時間問題”。
馬來西亞《光華日報》15日的報道說,馬來西亞氣象局地質物理學與海嘯組主任莫哈末羅賽迪表示,許多科學家都擔心,西蘇門答臘省巴東不久將發生強烈的地震。據馬來西亞《星報》網站日前報道,馬來西亞地震專家巴克利分析稱近期全球發生的地震多處在板塊交界處,長期以來地殼運動一直較活躍,屬地震多發帶,而巴東區的地震帶正位于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之間。
另據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網站15日報道,馬來西亞氣象局資深總監穆罕默德表示,一些人為活動,如水壩修建或海床鉆井或導致誘發性地震。美國國家公共電臺11日報道稱,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表明,大量油氣從地下被抽出會改變地質構造,因此油氣鉆井作業也存在引發地震的可能性。
專家們普遍認為,目前全球正處于地震活躍期,發生的地震都屬于正常能量釋放,但近期印尼、墨西哥等地震級較高、地震釋放的能量很強,無疑將在短時間內引起全球板塊的不穩定性。
美國地質勘探局專家伊麗莎白·科克倫4月13日表示,并無證據表明全球地震情況異常,也不能得出今年地震次數會比往年增加的結論。她認為,“地球已開啟震動模式”的說法并無確切根據。
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日前刊文澄清稱,盡管近期看似全球地震頻發,但7.0級及以上地震的數量并沒有變化。美國地質勘探局協調員邁克爾·布蘭皮特表示,縱觀1900年以來的記錄,全球平均每年5級以上地震發生1471次,其中7.0至7.9級地震15次,8.0級以上強震1次。雖然地震數量有差異,但全球每年發生的7.0級以上地震數量總體保持穩定,并未超出歷史常規和正常范圍。(記者 張慧中 韓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