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蘇門答臘附近海域11日下午15:38發生8.5級強震,地震監測機構發布了海嘯預警。隨后緬甸、泰國、印度、斯里蘭卡、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多個國家相繼發布了海嘯預警。一些國家的部分地區還實施了緊急疏散等應急措施。隨著對震情的分析,印尼、緬甸、美國已撤銷了海嘯預警。但各國的應緊措施值得稱道。
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04年12月,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9級強烈地震,引發印度洋海嘯,造成20多萬人死亡,50多萬人無家可歸,令整個世界余悸猶存;而一年零一個月之前,造成約兩萬人死亡或失蹤的日本特大海嘯,淌血的傷口更遠遠沒有愈合。
或許正是因為創太巨、痛太深,此次地球村的反應速度顯著加快。兩個小時之內,多個國家拉響海嘯警報。從印度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到泰國南部六個府,數以千計居民緊急撤往高海拔地區。遠至非洲東部的肯尼亞和坦桑尼亞,也在呼吁印度洋沿岸居民警惕預計上升兩至三米的海平面。
科學家也在爭分奪秒。美國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印尼氣象與地球物理局、中國國家海洋預報臺等機構不間斷地進行海嘯預警觀察,海嘯預計抵達印度洋沿岸各地的時間以最快速度被發布,沖擊海岸線的浪頭預期與實際高度不斷被實時更新。
中國相關駐外使領館第一時間熟練地啟動了應急機制,通過網站,通過微博,迅速發布安全提示和領事保護協助電話,提醒受影響地區同胞注意安全。
在地震大約5小時后,美國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宣布:“最新海平面數據表明大部分地區面臨的海嘯威脅已降低或結束。”
對一場可能造成巨大損失的天災的集體防范,變成一場協同作戰、有效配合的實戰演習。特別是,由于信息暢達透明,人心驚懼警覺卻不致驚惶失措,并隨著信息不斷實時更新而漸趨安定。
面對突如其來的某種自然災害,人類在未來相當長時間里,恐怕仍將是渺小而脆弱的。但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就在于能夠痛定思痛,累積智慧,通過技術、機制等方方面面的改良創新,不斷增強抗災減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