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駐日美軍整編計劃浮出水面。日美兩國媒體刻意渲染該計劃“意在形成對不斷強大中國的‘包圍圈’”,“牽制中國西太平洋軍力”,“瞄準中國”等。應該說,該計劃“項莊舞劍”,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新國防戰略,確有其意。但是,俗話說,“會咬的狗不叫”,日美兩國之所以這樣直言不諱地劍指中國,其實背后也有難言之隱。人們不應被其“攻勢”的表象完全迷惑,還應該看到其“守勢”乃至“頹勢”的潛在流露。
首先,該整編計劃在美國因經濟窘迫而削減軍費開支的背景下出臺。2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國會提交2013年財政年度國防預算,新財年的國防經費總額將達到6139億美元,比當前財年有所減少。同時,根據五角大樓公布的預算細節,新財年的基礎國防預算約為5254億美元,比2011與2012財年的水平都有所下降?梢哉f,美國因為經濟低迷,不得不削減軍費。在軍費削減又想維持在亞太影響力的情況下,美國通過該整編計劃,一方面把部分軍費負擔轉嫁給日本,一方面提升日本的防衛能力和范圍。同時,日本一方面會因為得到美國大哥的信任而興奮不已,但也會因為自身經濟不振削減防務經費而顯得底氣不足,為自己是否能夠維持“抑制力”而擔憂。一句話,不應忽視該計劃是在美日兩國經濟持續萎縮、軍費不斷削減的背景下出現的。
其次,這是美國對日本盟友失去耐心的一種表現。18年前,日美兩國達成協議,要將美軍駐沖繩基地普天間機場搬遷與美國在沖繩海軍陸戰隊移駐關島問題“捆綁”在一起“一攬子”解決。但是,因為沖繩當地堅決反對把普天間機場在縣境內搬遷,以及民主黨政權第一任首相鳩山由紀夫一度推翻當年自民黨政權與美國達成的協議,這兩個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F在,美國對走馬燈般更換首相的日本失去耐心,決定讓兩個問題脫鉤,先行轉移部分海軍陸戰隊成員到關島,把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擱置起來。這樣一來,相當于美軍在沖繩基地普天間機場玩起了“坐地泡”,何時搬遷不得而知。而這個問題又一直影響著沖繩當地民眾對美國的感情以及對日本中央政府的信任,是日美之間“骨鯁在喉”的“老大難”問題。可以說,這個問題不解決,日美關系就不能順暢。
再次,更應該看到,日本被徹底推到了“炮灰”位置。美國通過整編計劃,把部分海軍陸戰隊轉移到關島,也就是從九州—沖繩—臺灣—菲律賓一線的“第一島鏈”撤退到伊豆群島—關島—巴布亞新幾內亞一線的“第二島鏈”。正如日本防衛省一位人士所說,這樣一來,美國避免了駐日美軍被“一鍋端”的可能,看起來是提升了日本的防衛作用和影響,但也把日本放在了最前沿的位置,讓日本今后實實在在地充做美國的“炮灰”。
總而言之,我們不應該完全被駐日美軍整編計劃“意在中國”的叫嚷所迷惑,要認識到這個整編計劃反映出日美之間一些深層的、歷史的矛盾難以解決,他們試圖借此突破瓶頸,但仍然前途茫然,正一天一天走下坡路。(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