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第六次領導人峰會(G20)即將于本周四、五在法國南部海濱小鎮戛納召開。對未來經濟形勢的悲觀、以及對二次衰退的恐懼卻在此時籠罩著正處于債務危機深處的歐洲和世界經濟。
而歐洲的分析師們也對此次峰會能否取得有建設性的成果,從而避免二次衰退表示懷疑。
來自瑞士日內瓦IMD商學院的迪迪爾·科辛(Didier Cossin)教授認為歐洲乃至全世界陷入二次衰退的風險的確存在,并指出這實際上是一個“治理”(governance),而非經濟問題。
“政治家們是否有能力做出一些自上而下的決策將會決定二次衰退是否會真的到來。而歐盟并沒有展現出強大的治理能力,”科辛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如是說。
舉希臘為例,科辛稱如果歐盟國家決策及時的話,希臘危機應該在“很長時間以前”就早已被解決的。而事實情況是經過長時間的爭吵與討論會,歐盟只是在上周剛剛通過了救援希臘的一攬子措施,而此時離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已經18個月了。
科辛稱歐洲經濟需要重組,但卻同時指出完成這一步需要的是“堅定的政治意愿”,而這在現在的歐洲國家中是很難實現的。
呼吁歐洲國家拿出實際行動的不僅僅是專家學者,就在本周一,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ECD)呼吁世界拿出“決定性的行動”以阻止經濟陷入再次衰退。
經合組織當天發布的報告稱,歐美發達經濟體未來兩年經濟增長可能嚴重放緩。報告預計,美國經濟明年將增長1.8%,低于此前預期的3.1%,2013年增長速度預計達到2.5%;歐元區本地生產總值(GDP)明年和2013年將分別增長0.3%和1.5%。
該報告還指出,債務與GDP之比將繼續上升,2013年美國債務與GDP之比將達到108.7%,歐元區將達到97.6%,而原本預計將達到227.6%。
經合組織稱,“在2007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金融環境的惡化程度將導致部分主要OECD經濟體在2013年上半年以前出現高達5%的GDP減幅。”
該報告稱,若歐盟領導人有效貫徹執行了峰會期間所達成的應對方案,那經濟增速將好于預期。若歐元區無法重振市場對部分成員國的信心,可能導致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急速下滑。
英國國家統計局也于周二公布了該國第三季度的經濟走勢。雖然GDP增長0.5%的表現好于大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期,但大多數人仍然認為該國還是有可能陷入再次衰退之中。
盡管歐元區領導人看起來已經控制住了債務危機,但英格蘭皇家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保羅·菲舍爾(Paul Fisher)仍然認為英國陷入再次危機的可能性很大。
菲舍爾認為英國GDP在今年最后三個月出現減縮的可能性仍然有50%。
倫敦的獨立電視臺(ITV)在近期的一次統計中發現該國67%的公眾對英國經濟的未來表示悲觀。受調查中50%的人表示他們因為經濟形勢不好而被迫改變了生活習慣;48%的人認為他們的生活水平自去年十月以來出現惡化。
75%的受訪者認為生活成本的上漲使他們對未來表示擔憂,而34%的人甚至在考慮移民國外居住。
“我們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脫離衰退,”倫敦施奈德外匯交易公司(Schneider Foreign Exchange)市場分析部主任史蒂文·蓋洛(Stephen Gallo)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表示。
“盡管我們沒有出現負增長,但這并不代表我們的經濟是健康的,”蓋洛表示。
他同時對此次G20能否取得成果振興全球經濟表示悲觀。“目前美國、歐盟、和中國都面臨一些問題。此次峰會可能會有不少的爭吵,而很難說20國的領袖們能夠達成什么團結的成果。”
蓋洛認為房價泡沫是目前中國所面對的主要經濟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泡沫就有可能破裂,而中國增長也將會減速。那中國的私營經濟成分可能會向政府要求更大的支持,這樣中國所謂全球經濟大國的地位和引起所享受的尊重可能會受到影響。”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成員斯圖爾特·弗萊明(Stuart Fleming)則認為此次G20與兩年半之前在倫敦舉行的第二次G20峰會有著重要的相似之處。
當時倫敦峰會的主要目的是力爭阻止世界經濟因美國次貸危機和萊曼兄弟的倒閉而陷入衰退。
“此次峰會的目的是防止世界經濟因歐債危機而陷入再次衰退,”弗萊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