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3月6日報道,因多方譴責其接受旅日外國人的違法政治資金,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決定辭職。這是2011年3月3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前原誠司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法新
3月6日,因涉嫌違法接受政治獻金,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正式宣布辭職。現年48歲的前原誠司,是日本政壇的鷹派人物。其親美而對中國強硬的姿態,一時也引起中國人的紛紛議論。盡管如此,卻也不能一味說普通中國人的價值判斷總是人云亦云。對于前原誠司的辭職,很多人就表示了欽佩之情,起碼,人家有羞恥心。這與我們身邊那些毫不知恥甚至反以為榮的齷齪者相比,差距懸殊。
前原誠司4日被曝出曾接受20萬日元的政治獻金而深陷輿論漩渦,他自己承認接受了5萬日元。5萬日元相當于4000多元人民幣,這點小錢與我們司空見慣的權錢交易的額度相比,實在不能相提并論。即便他真的接受了20萬日元,又有什么了不起?人們自然不會愚蠢地認為前原誠司違法接受政治獻金是應該的,詫異與感慨其實在于,為何這點小錢就能讓堂堂一介外相辭職?換言之,這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但前原誠司遭遇的“小題大做”還不止這一件。今年1月24日,他在日本眾院演說時,因“只是低頭讀稿,且語速過快”而遭到“藐視國會”的指責,并在隨后的參院全體會議上表示道歉。
指責前原“藐視國會”、接受非法政治獻金的,均是在野黨。自然,也無妨將這些“小題大做”,視為政治斗爭的慣用伎倆。但無法否認的,正是這樣的“小題大做”,使得那些即便是發自人性的“習慣性隱瞞”,常常難以成功。這讓公眾人物無法忽視自己的“小節”,更讓公眾緊緊盯住他們的“小節”。所謂“成大事不拘小節”的中國式智慧,在現代民主社會中,其實沒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