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菅直人(資料圖) 中新社發 孫冉 攝
時事社2月14日報道,營直人首相14日在首相官邸接受記者采訪,就2010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被中國超越一事表示:“我們應該對鄰國的經濟發展表示歡迎。我們希望與充滿活力的國家合作,以便帶動我國的經濟發展。”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4日報道說,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在得知自己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下滑到第三大經濟體后作出了鼓掌歡迎的反應。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說: “我們開展經濟活動,不是為了排名,而是為了促進人們的生活。我們對中國取得的經濟發展表示歡迎。”這番有風度的話下面也許掩蓋著酸葡萄心理。但與謝野馨等大臣當天作出的類似表態更有可能是肺腑之言。這種看法也是日本危機的核心所在。
日本最大的癥結在于其經濟、社會和政治體制的幾乎所有方面都圍繞滿足某一代人的需求和欲望而運行,這代人就是1946年到1964年之間出生的“嬰兒潮”一代。龐大且仍在不斷增長的國債大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計算,日本國債相當于GDP的217% 就是因為要保證嬰兒潮一代生活舒適、爭取這代人的政治支持才釀成的。
如今,這代人陸續退休,日本覺得應該為經濟進入懶洋洋的20年做準備。
所以,第三對日本來說是一個最佳位置,這樣這個老齡化最快的發達經濟體就可以放下擊退中國不可扭轉的發展帶來的愚蠢壓力,過上恬靜安逸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