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泰晤士報》7月8日報道,波蘭亞斯沃小鎮的鎮長日前表示,經過慎重考慮,他們決定砍伐一棵為紀念希特勒53歲生日而種植在該鎮的橡樹。作為禮物,當時的德國納粹占領當局曾為栽種這顆樹苗舉行了盛大的儀式。
波蘭亞斯沃鎮鎮長瑪麗亞-庫羅夫斯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亞斯沃鎮政府已經做出決定將砍掉這棵希特勒53歲生日紀念樹,“以消除該鎮與希特勒的任何聯系”。亞斯沃鎮政府的這一做法實在是一種很無奈的考慮。波蘭在二戰期間飽受納粹德國的蹂躪,從民族感情上講,讓一棵希特勒贈送的橡樹活著無異于在傷口上撒鹽。許多當地政府官員主張要么把它砍掉,要么將它陳列在博物館里警示后人。庫羅夫斯卡同時表示,當局還計劃在這個位置修建一個環狀交叉路口,以緩解交通,增強行路安全性。但鎮政府的這一砍樹決定卻引發了強烈的爭議,部分居民認為這棵橡樹沒有傷害任何人,也沒有犯下任何罪行,因此請求當局保留這棵樹。
有歷史學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處理歷史遺產是一件有技巧的工作,它處理的不僅僅是一棵樹、一座墻或者一間房子,它是在歷史和現實中間給當今的社會尋找一個定位。換句話說,處理歷史遺產就是對現實的定位。尤其是對于戰爭中受傷害的民族來說,戰爭的歷史遺跡常常會勾起仇恨。要讓民族心理走出這種仇恨,人們不能簡單地把歷史遺跡統統消滅,畢竟這些遺跡作為細節,是每一個民族成長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對于負面歷史遺產的保存和妥善處理更可以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將負面的歷史也作為國家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存放起來。比如德國在保留大量的二戰遺跡的同時,還在2003年決定在希特勒總理府的遺址上修筑一座猶太人紀念館,以祭奠當年在納粹大屠殺中不幸遇難的600萬無辜猶太人。
據亞斯沃鎮的老人回憶,1942年4月,這棵橡樹苗被裝在一個用納粹旗幟包裹的盒子里運抵該鎮,是希特勒在自己53歲生日時送給亞斯沃鎮的禮物。當時的納粹占領當局為栽種樹苗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因為這是他們將該鎮“德國化”的一部分。兩年后,納粹軍隊在蘇聯紅軍的進攻下節節敗退,占領當局在1944年晚期撤離亞斯沃時對該鎮進行了清洗,鎮上原有的1200多所房屋僅剩下39所。這棵橡樹躲過了災難幸存至今,如今它枝繁葉茂,高度達到12米。(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