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俄羅斯總理普京抵達巴黎開始對法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普京當選總理后的首次重要出訪,因而,頗引此間輿論關注。從普京與法國總理菲永會談的情況看,推動歐盟盡快結束與俄羅斯關于戰略伙伴關系的談判、改善俄歐關系是普京此行的主要目的。對此,法國總理菲永給予了積極響應,從這個角度看,普京的此次法國之行可以說達到了目的。
普京所以選擇法國作為出任總理后的首訪國家絕非偶然。法國將從7月1日開始接任為期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職務。而眾所周知,輪值主席國在主導歐盟事務上的作用十分關鍵。俄羅斯要改善與歐盟關系,做好主席國的工作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加之,上任不久的薩科齊總統早就想借此機會“大顯身手”,為法國在歐盟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進而提高法國在歐盟內不斷下降的地位,恢復法國在歐盟的“核心角色地位”。普京正是看到了此點,想借重法國的推動早日結束歐俄雙方已停滯兩年的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談判。
法國對俄羅斯的期待自是心知肚明。在昨天會談結束后的記者招待會上,菲永就積極回應了普京的希望,表示法國愿意與一個“強大、繁榮和民主”的俄羅斯建立“長遠的伙伴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推動歐盟與俄羅斯在經濟與戰略領域建立互信。菲永甚至指出,法國不僅將致力于推動歐俄雙方的戰略伙伴關系談判,而且希望能在此期間“結束這個談判進程”,以標志歐俄關系的“接近”。
近年來,俄羅斯與歐盟的關系經歷了一個比較曲折困難的時期。尤其是自歐盟東擴進程開始以來,由于一些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積怨”因素,導致俄羅斯與歐盟關系不時出現一些“波折”。波蘭等國在美國部署反導問題上的積極態度就很令俄羅斯惱火。雙方在能源領域的分歧也十分突出。俄羅斯曾在2006與2007年先后切斷了對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嚴重影響到歐盟諸國的能源供應與安全。歐盟成員國開始認真考慮如何減少對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依賴,并敦促俄羅斯盡快批準《能源憲章條約》,為歐盟安全利用俄羅斯能源提供法律保證框架。而俄羅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堅決不同意簽署這項條約。
在建立歐俄戰略伙伴關系談判問題上,由于波蘭的反對,歐俄2006與2007年的首腦峰會都沒有解決重新啟動談判的問題。在具體的談判關注點上,雙方也頗多分歧,互有不滿。
然而,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俄羅斯畢竟是歐盟的近鄰,作為軍事大國與重要能源合作伙伴,歐盟也不得不格外重視發展與維護同俄羅斯的良好關系。正是基于此點,法國希望在擔任主席國期間改善一度處于“冷卻”的歐俄關系,加強雙方的互利合作。正如菲永昨天在記者會上指出的那樣,“法國認為歐洲的能源安全首先來自雙方平和、信任的關系。”
應該說,普京此次的法國之行雖然身份發生了變化,但法方仍將其視為“國家元首”來接待,普京帶來的要改善歐俄關系的愿望也得到法方的充分理解。人們有理由相信,歐俄雙方有關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談判會進入一個“快車道”,雙方關系也將逐步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