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香港入境處處長陳國基表示,3月的整體訪港旅客人數較去年同期下跌8.7%,其中內地旅客下降一成,外國旅客亦跌4.7%,跌幅明顯。同一時期,內地客來港轉機的人數卻上升31%,表明“反水貨客”示威已損害香港聲譽,內地客選擇不來香港旅行。他同時強調,香港每年接待6000萬游客,只下跌一成對香港已影響極大,期望未來數月旅客人數會回升。香港旅游發展局統計數字顯示,去年有超過6000萬旅客到訪香港,當中內地旅客約占7成。
旅行團的數量下降更明顯。香港《文匯報》稱,今年3月來港的內地客,平均每日只有320團,比去年同期平均每日470團大幅減少。今年前兩個月訪港旅客人數連續下跌,1月及2月分別按月減少1.0%和3.6%。在連鎖效應下,本港零售、餐飲及酒店業亦隨著旅客減少而步入寒冬。《成報》稱,內地訪港旅客每日平均較去年同期下跌近150團,部分日子更只有百余團,情況令人憂慮。專業承接旅客生意的藥房、零售批發及飲食業首當其沖,其中旺角區近日有藥房停業,商戶表示生意額大減,店鋪入不敷出,無奈退租。
“2003年SARS之后,香港旅游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情況。”香港旅游業議會總干事董耀中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旅行團占內地訪港旅客總數的約8%。雖然訪港旅客整體跌幅沒有旅行團那么嚴重,但旅行團數據是一個讓人警醒的指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示。“旅游業是不進則退,特首也在大聲疾呼,說明對旅游業的重視,因為如果香港再不發出信號,修復游客信心,接下來旅游業及其相關產業就會進入真正的大寒冬。”
“奢侈品店拍蒼蠅,半小時一兩個客”香港《太陽報》8日以此為題稱,復活節及清明長假期間商場和店鋪水盡鵝飛,與往年每逢旺季擠滿旅客的光景可謂天壤之別。記者在上水多個大型商場觀察,發現旅客血拼的情況不復見,售賣珠寶、名表等奢侈品的商店幾近“無客”,半小時內僅一兩個客人入內。深圳旅客侯小姐稱,“我們帶動香港經濟,內地人不來港損失的是香港人”。她還說,看過內地母女被“反水貨客”指罵痛哭的新聞,坦言不少內地人既擔憂又氣憤,幸好她來港后發現大部分港人都很友善。
臺灣“今日新聞”網稱,香港零售業有大幅下滑的現實或趨勢,一些零售企業的股票也出現下跌。無論香港的大型購物商場,還是藥房、服裝店、化妝品店,均不如以往那般人潮洶涌,丁財兩不旺。有香港媒體評論稱:“暴力趕客”禍延百業。旅游業是香港一個重要的產業,對香港GDP的貢獻是4.7%,內地游客消費則約占香港零售消費的1/3。瑞信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因內地游客消費減少,將2015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從2.4%下調至1.6%。【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盧長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