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18日電 北京工商朝陽分局不久前針對近兩年轄區房屋中介被投訴舉報情況,對15家中介七項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進行了公示,包括采取威脅、恐嚇、換鎖等方式,在不退租金押金情況下逼迫租戶搬離等現象。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國家鼓勵住房租賃政策的出臺,租賃市場正成為房地產最大的增長空間。然而,住房租賃市場仍存在虛假信息泛濫、騙租時時上演、黑心中介欺詐租客等現象。
黑心中介客廳放花圈,租客遭遇“被違約”
24歲的北漂青年王林通過一家不知名的中介公司在北京雙井附近租了一間“隔斷房”,但住了不到一個月就住不下去了,迫不得已搬了家,還損失了幾千元。
“簽訂了一年租賃合同,但入住沒幾周,我就發現客廳突然被人擺放了花圈,十分喪氣。”王林無奈想要退租,中介告訴他提前退租構成合同違約,押金要抵扣,違約金不再退還。
在北京從事房屋租賃的葛經理告訴記者,王林遇到的情況實際是黑中介為逼迫租客違約而耍的伎倆。 “有些個人或者黑中介租下十幾或幾十套房子,每一套分租給多人,然后使用多種看起來奇怪的 惡心事 趕走租客。”他說,除了放花圈,有的黑中介還在房屋內安裝信號干擾器屏蔽信號,或者雇人徹夜在客廳打麻將,“一問起來就說是租客的朋友,誰也拿他們沒辦法。”
目前,北京工商朝陽分局公示的15家房屋中介已被工商部門列入“異常名錄”,屬經營異常狀態并已立案調查。
據住建部相關統計,目前我國約有1.6億人在城鎮租房居住,占城鎮常住人口的21%。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擴大,租房市場將迅猛發展。
“每年三季度是房屋租賃的高峰期,租房市場的各種亂象,隨著租房市場的火爆相伴而來。”山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
虛假信息泛濫,“二房東”私自轉租
記者調查發現,由于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供應主體發育不充分,市場秩序不規范,亂象頻發。
--虛假信息泛濫。在上海工作的楊燕在找房路上深感疲憊,“雖然手機上裝有各種租房APP軟件,然而各種信息魚龍混雜,難辨真假。顯示有房的,去看的時候往往沒有,然后再帶你去看其他不合需求的房子。”
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目前,北上廣等地租房信息渠道主要來自互聯網平臺、中介機構、房東直租、二房東轉租等。其中,一些機構和個人通過制造假房源、低租金等手段吸引客源,租房者找房成本居高不下。
租房騙局時有發生。 58同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網上租房被騙者92%是在沒見到房東或沒看到出租房屋之前就提前給欺詐者打了款。租房類欺詐的主要手段是編造虛假房源,更有通過偽造的房產證與身份證博取租客信任,隨后以各種理由要求租客先交定金、房租,從而騙取非法利益。
上海的周先生不久前就遭遇了這樣一場騙局。周先生看中了一套位于楊浦區中原路的出租房,現場看房時,一名“房東”向他出示了房產證復印件,并以免中介費為由勸周先生私下交易。周先生和“房東”簽訂了租房合同,并以“押二付三”的方式支付了17500元房租后,當場就拿到了鑰匙。但周先生事后得知,和他簽合同的是假房東,房產證復印件、租房合同都是偽造的。目前,上海警方已立案調查。
“二房東”私自轉租、群租。 “我們當時拎著包就住進來了,但真實環境和網上看到的不太一樣。”近日,兩名來濟南實習的大學生到達預訂的住處,心里十分失落,“我們在網上預訂的是六人間的房間,到了之后卻發現是 二房東 轉租給我們的,80平方米的房間有12個床位。”
“這種 二房東 私自轉租、群租、抬高租金吃差價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很普遍,違法成本低,監管難度大。”葛經理等業內人士說。
推動租賃法立法,構建真房源發布平臺
楊現領介紹,北京租賃市場中大約有30%至40%的房源集中在職業“二房東”手里,正規的租賃機構占比不到20%,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規范運營的租賃機構較少,法律監管體系不健全,中介違規甚至違法行為成本低等是租賃市場亂象叢生的原因。
“要加快推動住宅租賃立法,完善租賃領域監管體系,規范經紀人作業,為治理中介亂象提供法律保障。”深圳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媛建議。
針對虛假房源、虛假信息等影響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痛點,專家認為,需要由政府主導構建行業內的真房源發布平臺,個人以及經紀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需在網站實名登記后方可上傳房源,房地產經紀機構需在房地產相關部門備案,且繳納一定額度的真房源保證金才能接受房屋出租委托。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旭鋒表示,應推廣建立中介機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制度,將不良的、違法違規的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納入系統中,形成“黑名單”。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