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的你,上課時喜歡坐在哪里
第二看臺
大學里課堂座位是不固定的,有的人不論是上課還是考試,都習慣往最后幾排鉆,而有的同學則是在上課前一晚就抱一摞書到教室去占前幾排的座位。
又是一年開學季,大學的你,上課喜歡坐在哪里?
教師節前夕,科技日報記者對遼寧科技大學在校246名學生進行了“上課時,你喜歡坐在哪里”的問卷調查,調查覆蓋了該校各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32.11%的學生喜歡坐在前排,21.95%的學生不喜歡坐在前排,45.93%的學生是坐哪都無所謂。
受訪者中,大一學生占比53.25%,大二學生占比35.77%,大三學生占比8.13%,大四學生占比2.85%。
逾三成學生喜歡坐在前排“被監督”
“我是喜歡坐在前面也就是‘學霸區’,這樣就能很快被老師認識,班里這么多人,這個位置是最容易被關注的,老師的板書也看得清清楚楚。”電信學院的陳恒同學笑著對記者說,“學霸區”有種“被監督”的感覺,上課時也就不好意思看手機和睡覺了,上課認真,教師也會給平時成績打高分,當然我的期末成績也會考得很好。
調查結果顯示,坐在前排的32.11%學生中,大部分剛剛邁入大學校門,他們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向往,帶著奮斗的情懷和家長的期望走進課堂,尚未被“游戲”“韓劇”“麻將”等所吸引。此外,“被監督”也確實增強了學生們上課時的自律性。
近三成學生喜歡坐在中間“找自由”
李研同學開學就大二了。他說:“上學期一直坐在中后排,成績也都處于中下游,好幾科成績都在60—70分之間,開學前我對自己說,新學期新氣象,這學期一定要拿好成績,所以開學的第一節課我就占了第一排的座位,可是頭天晚上睡得遲,上課時禁不住打了瞌睡,結果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當時好尷尬啊……所以我決定以后不坐前排了。”他認為,只要能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坐在后排聽講也能提高成績,還能避免被老師提問時“出糗”。
喜歡坐在中間位置的同學中,有26.42%的學生認為上課時偶爾可以玩手機或者睡覺,19.11%的學生怕被同學說成學霸而選擇坐在中間“隨大流”,27.67%的學生認為很少人甚至是一個人坐前排時感覺會很奇怪,17.48%的學生是怕被老師提問或關注,17.89%的學生則是“懶癌”發作。
近七成學生希望教師上課不要“太嚴肅”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學生選擇坐位還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個人魅力有關,如有的受訪學生提出,上課時希望老師不要太嚴肅,而是要有親和力和幽默感,這樣上課就不會感到枯燥,而且也會愿意選擇坐在前排聽課,這類學生占比為66.26%,而希望老師有雙“遠視眼”不要總是向前排同學提問的則占47.15%。
“大部分同學選擇坐在中間或是后排,主要是擔心坐前排時會被同學指指點點,也容易受到班級‘非主流’待遇。”材料工程技術專業大三學生、班干部劉浩然對記者說,剛入學時他坐在前排,聽課效果好也容易被教師認識,但大二后他就選擇坐在中間或后排位置了。
教師希望學生要有“自控力”
“其實,坐在哪里并不會對學習成績有多大影響,關鍵是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我控制能力。”針對學生對坐位的選擇,遼寧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楊洪澤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學生上課坐在哪里還受到很多因素影響。
從教的方面看,學校設置的課程性質和內容能否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甚至未來的擇業,教師的教學風格是否輕松易懂,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等,都會影響學生上課時的態度;從學的方面看,學生的學習習慣、主動性、積極性,對課程的認識程度、對教師的喜愛程度,包括上課時的人數和進課堂的時間先后等,也會影響學生對上課座位的選擇。
他認為,教師不應以學生坐在哪來判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應在提高教學效果,在學術、教學、自身影響力等多方面下功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把內容講明白、說清楚,而長期習慣于遠離教師坐在后排的學生,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
同學們,如果你能管好自己,那么“嘿,幫我在最后一排占個座”,誰又會有異議呢?
(注:本文里學生名字為化名)
本報記者 郝曉明 通訊員 石玉強 張 瑤 韓新宇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