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普通話普及率達73%左右,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比例超過95%——
今天,讓我們更好地“說話”(教育眼)
本報記者 張 爍
“燃爆了!”電影《戰狼Ⅱ》熱映,這樣的評價深得人心。何謂“燃爆”?從表示“燃燒、爆炸”的字面含義,衍生為“令人熱血沸騰、激動不已”,這就是語言的發展演變。充滿活力的語言,不僅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標志,也是促進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日前,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等系列皮書,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狀況和工作成就。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話普及率從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比例逾95%。
年度字詞,社會變化的記錄儀和顯微鏡
“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2016年8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訪談節目中的話,瞬間刷爆網絡。一時間,人們紛紛用“定個小目標”來自我調侃,比如“新學期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申請到所有的獎學金。”沒過多久,這一網絡流行語被主流媒體捕獲,“百姓小目標,執政大方向”“‘小目標’飽含大期待”等頻見報端。最終,“小目標”當選2016年度國內詞。
“網絡用語或源于特定事件,或源于影視節目,或源于方言發音,彰顯了網民的個性和自由意識,傳達了對自我狀態和社會公共事件的判斷和評價。”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網絡媒體中心有關工作人員表示。
與“小目標”一樣,年度字詞引發人們諸多思考。在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主辦的2016年度漢語盤點活動中:“規”“小目標”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變”“一帶一路”分別當選年度國際字、國際詞;“兩學一做”“凍產”“表情包”“洪荒之力”“阿爾法圍棋”“網絡大電影”“摩拜單車”“山寨社團”“吃瓜群眾”“閨蜜門”當選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長征精神”“兩學一做”“杭州G20峰會”“南海”“里約奧運會”“脫歐”“美國大選”“親信干政”“天宮二號”“阿爾法圍棋”當選年度十大流行語;“洪荒之力”“友誼的小船”“定個小目標”“吃瓜群眾”“葛優躺”“辣眼睛”“全是套路”“藍瘦香菇”“老司機”“厲害了我的哥”當選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作為社會變化的記錄儀和顯微鏡,年度字詞集中體現了這一年的語言變化和社會熱點,蘊含著人們對自身生活、社會變革與人類發展的理性思考,在反思中積蓄著時代的正能量。”《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主編郭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國內字“規”反映出時代巨變下,人們愈發重視做人、處事、齊家、治國的行為準則;國內詞“小目標”聚人氣、接地氣,詮釋出國人務實而樂觀的新風尚;“變”和“一帶一路”體現出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變局中,互聯互通、合作共贏仍是人類的共同訴求和最大公約數。
迅速發展,語言行業年產值超2800億元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也是一個多語言、多方言、多文種的國家。《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我國共有56個民族、100多種語言,分屬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有29種文字,包括漢字和28種現行使用的少數民族文字。漢語是我國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包括北方方言、吳方言、贛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話等方言。
“《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2017)》(白皮書)是國家語委首次發布的系統介紹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年度發展狀況、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和各領域統計數據的權威性、綜合性報告。”教育部語用司、語信司司長田立新介紹,當前,包括《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綠皮書)、《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藍皮書)、《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黃皮書)在內的國家語委皮書系列正式形成,對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學術產生重要影響。
白皮書顯示: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國家頒布實施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標準6類47種,語言文字信息化規范標準59種,68%的國民掌握了漢語拼音;國家幫助15個少數民族創制或改進了文字方案,頒布實施了100多種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截至2016年,我國制定頒布的專門針對語言文字問題或包含語言文字法條規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近2200項。
引人注目的是,截至目前,我國已在全球141個國家(地區)設立515所孔子學院和1074個中小學孔子課堂,現有注冊學員210萬人。其中,歐盟28國、中東歐16國實現全覆蓋。此外,荷蘭格羅寧根孔子學院成立首個海外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世界各地有近兩萬所中文學校面向華僑華人傳授中文。截至2016年,我國高校共開設有72個外語專業,其中非通用語種專業65個,覆蓋了歐盟國家24種官方語言和東盟10國官方語言。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在校本科生人數達81萬。
隨著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的不斷前行,當前,提供語言文字類產品以及相關研究咨詢、技術研發、工具應用等專業化服務的現代服務業也發展迅猛。白皮書顯示,從事語言服務或相關服務的企業數達到72500家,行業年產值超過2800億元人民幣,語言出版業的零售市場規模估算接近150億元。
大有可為,全面推動服務國家發展需求
“在現代社會中,語言文字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支撐,是國家建設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是國際交流互鑒中打開一國之門的鑰匙。”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占元強調。
新中國成立以來,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大大促進了基礎教育普及和國家文化事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扎實推進。進入21世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頒布實施使語言文字事業進入了法制化軌道。“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成就,標志著我國逐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道路。”杜占元說。
那么,站在歷史新起點上,我國語言文字事業將如何前行?
2016年8月,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了《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了5個方面的工作任務: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重點在于加快民族地區和農村的普通話普及;提高語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加強語言資源建設和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研究與應用;增強語言文字服務能力,使語言文字工作更加適應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需求,并滿足社會和人民群眾語言學習和使用的需求;發揮語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加強中華語言文化建設與傳播;促進社會語言生活健康和諧,加強社會語言生活引導。
從歷史的長河中看,語言文字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關系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文化繁榮。當前,我國既有“一帶一路”建設等對外戰略的語言服務與保障問題,也有“十三五”脫貧攻堅工程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問題;既有服務中華文化“走出去”問題,也有服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等問題……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和戰略意義。
“‘十三五’時期,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主題就是全面推動語言文字事業服務國家發展需求。”杜占元指出,全面推動,就是要把語言文字工作與國家發展需求不能適應的短板補上,向國家戰略聚焦,向農村和民族地區攻堅,向社會應用推進,向現代治理轉型,向國際領域拓展,“這就是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語言文字事業的主戰場,是語言文字事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工作主線。”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