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個院落住著百余戶人家,破銅爛鐵堆成山
通州有個“廢品回收村”
近日,有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在通州區榆紀路附近,有一個專門回收各種廢舊物資的“城中村”,里面住了百余戶人家,專門收購破銅爛鐵等再生資源,每天早晚都有很多運載廢品的卡車來往,和居民出行的車輛混雜,秩序混亂,而且大量人員居住在廢品堆里,萬一著了火,后果不堪設想。他想通過本報呼吁一下,希望相關管理部門合理規劃廢品回收場地,既能方便廢品回收,又能消除這種大量人員聚集的安全隱患,同時提升周邊居民的居住環境。
8月中旬,記者在讀者的指引下,來到這個“廢品回收村”了解情況。
數十個平房院回收各種廢品
從朝陽北路拐進溫榆河西路往北大約兩公里,來到了一個叫做“8哩島”的住宅小區。從小區南側順著榆紀路往北大約四百米,過了一座小橋,就是讀者所說的廢品回收村。
說是村,其實就是由一個個大雜院組成的廢品回收場。進村的一條東西走向的泥土小路兩側,停滿了大型貨車,其中有幾輛車的車廂里裝著直徑兩三米長、類似鍋爐的罐子。還有幾輛貨車的車廂里,摞滿了一捆捆的金屬條,其中一輛車下面站著一名男子,手拽一根繩索正在捆扎鋼筋條。不寬的道路兩邊停滿車,中間車道會車很困難。除了大貨車以外,路邊還停著不少小車,車身上落滿厚厚的灰塵。
走了一百多米,記者看到路邊立著一塊寫有“北京順原晟興再生資源市場有限公司”的牌子,牌子旁邊有一個小房子,窗口的電子屏顯示著各種數字,幾名跨坐在電動自行車上的男子正在交談,旁邊的大貨車來來往往,原來這是一處過磅秤的地方。街北側每隔幾十米開著一扇大門,門里面是一片空地,空地上亂七八糟地堆著廢舊物品。其中有一扇大門里停著兩輛貨車,車上裝滿了長短粗細不一的金屬條,有人走來走去。
記者在廢品回收村走了幾圈,發現村里的道路呈四方形,南北走向有四條道路,東西走向有三條道路。村北側有一堵墻,村南側是一條小河溝,村西側全是小平房,進出村只有南側一條道路。
在南北走向的幾條小路兩側,分布著很多個小院落,院門沖著小路開,寬敞的院子里雜亂不堪,有些院子里堆滿了廢舊物品,如鐵絲、鋼筋、易拉罐、廢舊電器等,有些院只是單一地堆著一種廢品。記者發現其中有一家院門口停著一輛貨車,車廂里裝滿了被拆解的洗衣機,摞起來有三米多高,院子里整整齊齊碼放著上百臺廢舊洗衣機,一名男子在洗衣機堆中找尋著什么。旁邊一家小院里,堆滿了各種鋁合金條,長短不齊的鋁合金條被整齊地碼放在院子的角落里,其中一堆摞起來有兩三米高。
從每家院子里擺放的廢品來看,記者發現這些小院所收廢品都分類明確,有專門收廢鐵的,有收鋁制品的,有收易拉罐的,有收洗衣機的,還有專門收銅、鋼等金屬的。
一位留著小平頭的中年男子說,不同廢品要找收不同貨的人,“像我們只收鐵和鋁,其他的不收。”如果廢品比較多他們可以上門收,但是價格會壓低一些,如果是用車送過來,價格會高一些,差別每公斤在一兩塊錢左右。“如果能將廢品拆解下來送來,價格比較高,比如鋁合金,大概一公斤在八九塊錢。”他說自己干這行好幾年了,家里人都在這里住。
上百戶人家住在廢品堆里
記者走進其中一家院子,院里一側是低矮的平房,房前、房頂上長滿了各種雜草、藤蔓,房門前堆滿了瓶瓶罐罐、鐵板、螺絲等廢品,亂糟糟地散落在院子里。隔著窗戶,記者看到屋里有人走來走去,相鄰的房間傳來了炒菜的聲音,伴著鐵鏟翻炒的聲音,屋里傳出孩子的吵鬧聲。
在這些大門敞開的大院里,北側平房都住著人,門口掛著晾曬的衣服,門前有玩具小推車,院里安了水龍頭,房頂安有電視天線和太陽能熱水器,墻壁上掛著空調機……幾乎每個大院都住著不少人,小路上不時有小狗跑來跑去,帶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和老人在院子里悠閑地聊天。
一輛藍色貨車開到一扇大門前,一名中年女子將大門打開,貨車開進院子里,女子關了門和旁邊的鄰居閑聊起來。
在最南側的胡同邊,有一排平房,其中有一家是超市,另外一家店賣蔬菜。一名女子從菜店走出來,將一包蔬菜放在腳下的踏板上,騎上電動車走了。
一位收廢品的男子說,這一片平房區住了百余戶人家,很多都是一家老小吃住在里面。對于這樣的環境,該男子說:“我們收廢品的,不就是成天和這些鐵家伙打交道嘛,習慣了”。然而,上百戶人家擠在這個堆滿廢品的大雜院里,一個院落連著一個院落,如果因為做飯生火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記者致電行業管理部門,通州區商務委流通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目前正在騰退整治轄區內的無證無照廢品回收點。對于記者所說的這一處回收站,他說如果是有證照的廢品回收企業,他們會督促其規范經營,而沒有證照的,他們將予以取締。記者致電通州區永順鎮經濟發展科,一位工作人員說,目前這一處廢品回收的企業是有營業執照的,以前曾經整頓過,禁止其回收紙箱、塑料等易燃物品,現在場內收購的是金屬類廢品。至于居民反映的整頓騰退問題,該工作人員則表示不清楚具體情況。
住在附近的居民呼吁,通州區正在建設城市副中心,廢品回收這樣的低端產業應該予以整頓,讓大家居住的環境得到改善。 本報記者 楊曉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