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把詐騙犯罪“連根拔除”,需要做到打擊整治、宣傳教育兩不誤。前者可以控制犯罪形勢,形成有力震懾,后者則能凈化社會環境,匡正價值觀
日前,備受社會關注的“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在山東臨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主犯陳文輝一審因詐騙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一判決,向社會傳遞了法院依法從嚴懲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鮮明態度。
電信詐騙是群眾深惡痛絕的一種犯罪行為,近年來不時上演,并且不斷出現新的手段、新的特征。需要看到,電信詐騙只是詐騙的一種形式,在此之前,很多“江湖郎中”“算命先生”就在社會上招搖撞騙。前不久,又有一些“百變神醫”被揭了老底:他們長期道貌岸然地出現在電視熒屏上,一會是苗醫、一會是蒙醫,今天妙手止咳,明天包治胃病,變著花樣忽悠觀眾。生活中,類似這種以虛假信息行騙的亂象還有很多,亟須和電信詐騙一起抓、一起治。
根除各種形式的詐騙犯罪,需要從源頭查起。徐玉玉案發生后,筆者曾赴因電信詐騙而聞名的福建安溪調研,一個強烈的感受是,當地一些犯罪分子之所以敢于以身試法,和不良文化影響、缺少教育引導有密切關系。比如,當地一些村落過去長期以“算命村”聞名,一些家庭以騙為生、以騙為榮。令人震驚的是,當地某村居然專門修建一個“博物館”,里面張榜表彰一些“能人”,有不少是靠詐騙等不法行為發財致富的。當地已經連續13年開展專項打擊活動,此類違法行為有很大好轉卻也仍未根絕。有關負責人反思,這其實是一種笑貧不笑騙、一切向錢看的扭曲價值觀在作祟。
正因如此,要想把詐騙犯罪“連根拔除”,需要做到打擊整治、宣傳教育兩不誤。前者可以控制犯罪形勢,形成有力震懾,后者則能凈化社會環境,匡正價值觀。徐玉玉案發生之后,福建安溪正是如此查缺補漏的。變單兵作戰為合成作戰,變本土整治為跨省追擊,當地公安機關優化警務模式,讓犯罪分子聞風喪膽。另一方面,通過細致到位的普法宣傳、警示教育,當地已經形成對詐騙犯罪“人人喊打”的局面。特別是當地充分認識到,“第一個紐扣扣錯了,后面的就跟著都會錯”,決心從娃娃抓起,加大思想道德教育投入,努力讓每一個孩子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健康成長,從根本上遏制詐騙犯罪的死灰復燃。
從源頭鏟除詐騙犯罪,亟須社會的綜合治理。近年來,國務院批準成立部級聯席會議機制,加強打擊治理電信詐騙的頂層設計;公安、工信、銀行等多個部門和單位努力推進信息共享,注重社會源頭治理,不斷擠壓違法犯罪空間。去年12月,最高法等三部門發布《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再度明確電信詐騙最高可判無期徒刑。徐玉玉案的一審宣判,正是依法辦案、從嚴懲處的結果。同時,宣傳教育也要跟上,尤其是對相對容易“中招”的老年人,社會和子女都要多一些耐心和關愛,幫助他們跟上互聯網社會的步伐,在不斷翻新的電信詐騙面前多一些警醒和防范。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徐玉玉案的一審宣判既是對受害者家庭的一種告慰,也是對不法行為的一次“亮劍”。相信通過各方合圍,必能讓電信詐騙早一點從這個社會銷聲匿跡,給人們一個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