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4日電(記者 劉尚君)“大爺,您家門外搭的這小棚子屬于違法建筑,您看看這刮風下雨的多不安全,其他人過來過去的也不方便啊……”
“大媽,我們知道您這邊確實挺難,您支持一下我們的拆違工作,我們也看看協商其他部門為您解決實際困難……”
“您門店外面的物料麻煩您還得往屋里收收,墻面上的小廣告也得盡快清理一下,這不符合國家《戶外廣告設置廣告辦法》……”
早上8點,北京市海淀城管局紫竹院隊的城管執法隊員開始了一天忙碌瑣碎的工作。28歲的孫真,是他們中的一員。
四年前,孫真研究生畢業,選擇從事“城管”這個外人看來并不討好,甚至天天被罵的職業。
“習慣了,干城管這工作心理素質必須得過硬,全靠嘴皮子說服別人,讓別人能夠意識到他的這種行為會為社會帶來危害或者影響。”城管這四年,孫真和其他隊員穿梭在大街小巷,每天面對的是無照經營的小販、亂堆物料的店主、私搭亂建的相對人……
對于城管工作,孫真說,有人理解,有人誤解,有人謾罵,更有人質疑,甚至有人大打出手,但是面對工作中棘手的事,隊里這些年輕的一線隊員以不符合年齡的心態心平氣和地耐心勸導,維護著城市環境秩序的穩定,將許多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抑制在萌芽當中。
從“象牙塔”到“街角鬧市”
2013年9月,孫真離開“象牙塔”考入北京市海淀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局,成為了一名“巡街”隊員,每天的職責就是在大街小巷管理無照經營的攤販和店外經營的商戶。
孫真所在的紫竹院轄區內學校多,部隊多,老舊小區多,人流量大,攤販多,業務繁忙,如此復雜的工作環境確實給孫真這樣的“新手”出了不小難題。
“有的大爺大媽往那里一站,你還沒說話,氣勢首先就給你壓到了。”回憶起入行“巡街”的那些日子,孫真說自己當時心里真的沒底氣,生怕沒有兩句話人家就給懟回來。“沒辦法,一邊不要臉一邊二皮臉,硬著頭皮也要上。”
城管“抄攤”,是孫真和同事們巡查的重要任務,也是那些小商小販、無照游商、占道經營者最“痛恨”的事情。每天,城管隊員們都要和他們斗智斗勇,來幾個回合的“游擊戰”。
最初工作的時候,孫真在中關村南大街魏公村地鐵站“抄攤”,執法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騎電動三輪車的無照經營商販。就在他剛要上前去勸阻的時候,商販一腳油門沖了出去。
“速度快得真是幾個小伙子都扽不住。”由于當時正處于下班高峰期,路上行人來往車輛越來越多,眼看著三輪車馬上就要闖過紅燈,孫真死死地抓住三輪車,車子從他的腳上愣生生地碾壓過去,他都沒松手,“當時也沒多想,就是希望大家都不出現問題。”
即便這執法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但是孫真沒有消極怠工,而是逐步在實踐中摸索出一些工作規律來。
“流動小攤販多半家庭不寬裕,粗暴行事肯定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孫真說干城管這行久了,十分理解那些商販為生活奔波的辛苦,所以偶爾遭到謾罵或誤解,城管隊員也不會去斤斤計較,“我們也一直在強調落實文明執法,用柔性執法來處理與攤販之間的關系,解決居民們的實際問題,我們也不斷在改變。”
雖然每天的工作時長是8小時,但是孫真笑著說,自己和同事們好像從來都是“超長待機”。“接到任務,必須半個小時出現場。”“夜里整治那是常有的事情。”“隊里24小時都得有人在,能每周休一天就不錯了。”
“老舊小區內老年人居多,得耐心細致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孫真和隊友們每天一大早便早早出門,對轄區做好規范整治工作,并對占道的廣告牌、亂貼的牛皮癬小廣告及時清除,一天忙忙碌碌下來,看著街面整齊干凈了,他也會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
灰頭土臉的“拆房子”隊員
城市違法建設的查處,歷來被認為是城市管理的難點和重點。
2013年底,孫真轉入紫竹院執法監察隊拆違組,成為了一名“拆房子”的隊員。北到三環、東到中關村南大街,南到紫竹院路,西到藍靛廠南路,完成幾萬平米的違法建筑拆除,全靠孫真和另外的兩名隊友“扛著”。
孫真介紹說,紫竹院地區因人濟山莊的“最牛違建”而出名,是違法建設的重災區。
2014年6月底,紫竹院執法監察隊對韋伯時代中心C座樓頂1600平方米的違法建設進行了拆除。此次拆違是首都城管首次啟用重型吊車對高空違法建設進行拆除,因違法建設處于近百米的高空,拆除難度、阻力大,周邊緊鄰居民區,安全隱患嚴重。
孫真和其他拆違組隊員在年初便開始對該違法建設內的租戶、公司進行騰退,拆除前兩個月更是加班加點對拒不配合騰退的人員進行疏解勸導。
拆除過程歷經19天,孫真頂著北京夏日的酷暑在樓頂整整待了19天,吃飯喝水全部是在樓頂解決,每天的褲子、皮鞋上全是塵土,但他沒有一絲怨言。“這都是應該的。”拆違任務結束,他瘦了,也黑了。
城管人,每天都有新起點
從2014年至今,孫真經歷過幾十次、上萬平米的拆違任務。面對的違法建設各種各樣,相對人也不盡相同。不僅有為了謀取更多經濟利益的個人,更多的是生活困難的弱勢群體。這些人大多是城市最底層的老百姓,無工作、自身患有重病或者因為家中其他原因的關系,迫于生活的壓力,將原有房屋進行改擴建,或用于出租,或用于自住。
城管工作常常要面對這些社會弱勢群體,處理一些復雜的情況,多年來,孫真用許多“非常手段”完美解決了城管執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同時也贏得了百姓的贊譽。
2015年8月,紫竹院城管隊對萬壽寺北里1、2號樓周邊的800多平方米的違法建設進行拆除,這兩棟緊鄰西三環旁的居民樓迄今為止依然沒有通暖氣,大部分居民仍然依靠燒煤或土暖氣進行取暖。
其中有一位七十多歲的大媽是位孤寡老人,沒有工作,也沒有經濟收入,身體還有殘疾,每月僅依靠政府發放的低保和自己在外撿拾廢物賣錢維持基本生活,家中甚至連一樣基本的電器和家具都沒有。十多年前,為了取暖,她在自家陽臺外搭建了一處用于放置土暖氣和煤塊的簡易房屋。這個簡易房屋也在此次拆除范圍之內。
為了避免拆違給大媽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阻礙,孫真十幾次跑到大媽家中和大媽談心,做好疏導排解工作,并將大媽的基本情況寫成材料上報街道辦事處有關部門。拆違之前聯系施工人員對大媽違建內的物品進行了搬空,與街道城管科、居民科等工作人員現場進行了實際調研,商討了拆后恢復工作要專門為大媽家中的土暖氣進行改造,保證冬天取暖不受影響,并征得居民同意,在樓的西側建立儲物間,用于大媽及樓內居民堆放煤塊和生活用品。
還有一次,紫竹院城管隊對三虎橋社區周邊老舊違法建設進行拆除,一戶居民家中有兩位患病老人癱瘓在床上,其中一位老人隨時可能吸氧,制氧機要24小時不停工作,拆除違法建設時需要將違法建設內的用電全部切斷,這就可能導致制氧機停止工作,造成患病老人存在生命危險。
孫真在了解到這一特殊情況后,及時與街道辦事處進行溝通,并提前協調供電部門對患病老人家中電路進行了改線,并在拆違當天現場準備急救車一輛,應對患病老人隨時可能突發狀況,盡量減小拆違對老人造成的影響,贏得了居民們的一致贊揚。
2016年,孫真榮獲紫竹院街道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但是,在孫真看來,他所做的這些都是小事兒,“對于城管人來說,每天都是第一天,每天都是新起點,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但干了這一行,不管遇見什么事兒,都得踏踏實實的干。”
目前,北京市海淀城管局紫竹院隊共有21名隊員,7名年輕隊員是主力,他們脫下制服,有著20多歲年輕人的熱血與激情;穿上制服,有著城管人特有的堅毅和執著。他們在基層崗位上,勇于奉獻,敢于創新,執著追求管理成效,穩步提升管理標準,干出一番屬于“城管人”的不平凡業績。
歡迎撥打“青年之聲”新聞熱線010-57380782或發送新聞線索至郵箱qnzsbjz@163.com;關注“青年之聲”微信公眾號(ID:qnzs20150428)、“青年之聲”官方微博@青年之聲,可直接對話記者,曝料線索。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