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博上一個話題很熱,某媒體報道稱在北京一公園的相親角,家有單身兒女的大爺大媽提出各種強勢、荒謬的相親標準。配偶必須有北京戶口,成為很多家庭的第一原則,外地人本地人皆不能免俗。
對戶口的病態執念,往往表現為對未知的恐懼,極度沒有安全感的“被迫害妄想癥”。仿佛選擇沒有戶口的對象是致命的開頭,后面必會發生連環悲劇:外地人動機不純,小孩教育資金翻倍、考試費勁,老家一定有年老體弱且素質低下的父母……
在有些家庭,“擇偶戶口論”是兩代人齊心協力的合謀。媒體報道里,一個相親的外地大媽,33歲的兒子是程序員,月薪兩萬元,有房有車沒北京戶口。相親過程中挨了幾遭生活的打擊,家長的要求變得樸素,只要不“嫌棄”那個沒北京戶口的兒子就成。可兒子硬氣依舊,強調媳婦必須“是北京的,是沒負擔的”。
都市年輕人擇偶的準繩,也許是父輩堅如磐石的“常識”和人生閱歷。有些確實是科學和理性無法解釋的,但時時像一座無法逾越的雪山,橫亙在子女自由的感情走向之間,斷送婚姻可能。比如那篇報道提到,一個京籍京戶、三環有房、985高校的女碩士,只是因為屬羊,就遭對方父母拒絕——大爺大媽認為屬羊的人(尤其是女性),會“命不好”。
這個“逆天”的標準引來網友憤怒吐槽:“屬羊怎么了?又不吃你家的草!”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