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旭)直到今年7月初去銀行辦理車貸時,李嶸才發現自己身上多了一筆近4萬元未結清的網絡貸款。原來租房時公寓管理方以他的名義在“租客易”上辦理了5萬元的分期貸款。《工人日報》記者日前采訪了解到,沈陽一些網絡借貸平臺通過與中介、公寓管理方合作,瞞著租客為其辦理分期貸款。
去年7月,李嶸大學畢業后,在沈陽北站附近的桃子公寓租了一間20平方米的一居室,每月租金1200元。雖然租金貴,但公寓管理人員說可以“押一付一”,并隨時退房。考慮到工作崗位有可能變動和已經開始的買房計劃,李嶸就住下了。
隨后,工作人員說,下載一個“租客易”軟件,可享九五折。不過需要他的身份證、銀行卡和電子照片等信息,每個月按時往里轉錢就可交房租。李嶸覺得這樣的交租方式很方便,便同意了。但沒想到的是,這種“方便”的交租形式,其實是一種“騙局”:每個月交的房租,其實是按月還的貸款。
7月6日,李嶸告訴記者,直到前兩天去銀行辦理車貸時,他才發現,原來租房時公寓管理方以他名義在“租客易”上辦理了5萬元的分期貸款。但公寓方工作人員告訴他,由于今年3月初他退了房,剩下的錢,就不用他還了,別的租房客會替他還。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