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結婚是人生一大喜事。在很多人眼里,婚宴的排場就是面子,菜品當然也越多越好,不然顯得不夠熱情隆重。可是當熱鬧的婚宴過后,往往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滿桌子的剩菜剩飯,就像是一桌未開的宴席。在提倡移風易俗,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今天,婚宴仍然是"舌尖上的浪費"重災區。
結婚是人們一生中的大事兒,從古至今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這婚禮上的酒席肯定是少不了的。婚禮酒席的菜品非常豐盛,菜品的樣子和味道也是不錯。可是婚禮結束,來賓們紛紛退場,滿桌子豐盛的菜卻被剩了下來。
而另一場婚禮結束時,這些舌尖上的美味沒被來賓吃進肚子里,也沒被打包帶走,而是變成垃圾被倒進泔水桶里。
記者拍攝這天是2017年陽歷6月10日,農歷五月十六,星期六。從日子到星期都是雙數,所以這天結婚的人格外多。上一場婚禮剛剛結束,人還沒有走完,參加下一場的來賓就已經擠在門口排隊了。記者拍攝的這家飯店被稱為當地的包席大王,專門承辦各種大型宴會,能夠同時舉辦24場婚禮。記者拍攝當天,婚禮宴席從早上8點就開始了。
6月10日,這家飯店如果客滿,一天辦三輪,截止到中午,就能舉辦72場婚宴。飯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場婚宴最后倒掉的食物差不多都在4桶左右,這樣算下來,這一天、這一家飯店就能產生泔水將近300桶。這樣的浪費量,讓工作人員感到非常痛心。
圓桌點菜式的婚宴會造成浪費,如果換成自助式的婚宴,浪費情況會不會有所好轉呢?
飯店經理:“浪費得更多。因為冷餐那東西你訂好就得全上來,你沒來那些人,你不吃,跟酒店沒有關系。你剩了,酒店不會重復賣。”
浪費,在婚宴上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明知道結婚典禮是個形式,親朋好友也并不是沖著吃來的,自然對于菜量多少也不會太計較。但主家辦婚宴時為什么還要多點呢?除了臉面之外,也和當地的習俗有關。
飯店經理說:“用東北習俗,你要吃光了還不好看,大家都笑話。全剩,沒有不剩的。”
專家告訴記者,這些宴席上被浪費掉的不僅僅是這些食物,還有背后生產它所需要的資源。以水稻為例,據農業部食物營養研究所測算,每生產1噸水稻,就需要2000噸淡水和將近2畝的耕地,同時還要投入相當數量的化肥和人工勞動等等。曹曉昌是中科院地理所的一名科研人員,他研究的方向就是婚喪嫁娶中舌尖上的浪費量。他和記者一起調查了此次婚宴上浪費的情況。他告訴記者,拍攝當天的浪費相比以前還算是好的。
曹曉昌:今天一共看了五場婚宴,比起5年之前來參加這邊婚宴,現在無論從浪費數量上還是從打包人數上,都比以前要好很多。五年前,菜份特別大,剩下一大半的食物就被扔掉了,沒有人打包,特別可惜。
短評:“舌尖上的浪費”仍不同程度存在 節儉生活方式 需從你從我做起
可以看出,光盤行動開展4年多來,“舌尖上的浪費”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靜下心來捫心自問,咱可不能手里剛有點閑錢,就忘了本!看著這滿桌子的剩菜剩飯,往小了說,耗費錢財浪費食物,往大了講,那是浪費資源破壞生態。說通俗一點,浪費不是一兩個人的事,而是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存環境。當然,轉變觀念,倡導綠色消費,對消費慣性的剎車需要技巧和時間,但只要下大決心,每人都可以從今天開始行動,就從杜絕一桌“剩宴”開始。面對一張張餐桌,政府部門要引導、社會各界應倡導,你我更應該做節儉生活方式的向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