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電動共享電樁實地拍攝
與共享電樁聯動的地鎖解決車位預約占用問題
中新網4月6日電 在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出行背景下,充電樁建設也愈發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日前,聯合電動充電管理部門特地針對北京市的公用電樁做了一次歷時3個月的實地人工勘測,摸排了北京市范圍內可以有效查找到的5000多個公共區域內的充電樁,一方面為其開發的充電APP“聚能充”做進一步的數據采集核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加全面的掌握北京地區的充電樁使用情況。
在這5000余個公共充電樁中,只有57%的充電樁(2834個)能夠24小時正常使用,另外15%左右的充電樁位于部隊、政府院內,并不對外開放,還有5%左右的充電轉僅能階段性對外開放,例如4S店、商場、公司,只在營業時間內提供充電服務。
公用電樁的情況不容樂觀,私人安裝制約重重,出路在哪里?互聯網+新能源企業聯合電動以共享經濟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解決方式——眾籌換樁、電樁共享。
“眾籌換樁、電樁共享”計劃針對北京市大約20000根左右的個人電樁進行招募,眾籌升級。既有傳統個人充電樁的車主可以通過“聚能充”開放個人充電樁信息,接受眾籌,周邊有充電需求的新能源汽車車主可以就近加入眾籌計劃,或者由聯合電動進行位置匹配,匹配成功之后由樁主和車主共同出資將傳統電樁升級為“個人共享電樁”,升級之后該電樁不但可以為眾籌車主們充電,還可以在“聚能充”APP上將該電樁進一步同全社會分享,利用空余時段滿足社會需求同時獲得收益,這樣一來,社會存量資源被激活,既緩解了小區電容壓力,又為許多沒有辦法安裝電樁的車主解決了實際的問題,進而為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普及創造了有利條件。
眾籌換樁的運作方式:樁主A早期通過買車安裝了傳統個人電樁;車主B和C居住在在樁主A家小區附近1公里內,通過匹配三人達成眾籌換樁協議,車主B和C分別向聚能充APP預存850元電費即可由聯合電動為樁主A的充電樁進行升級成為“個人共享電樁”;三人共用該電樁完成日常充電,車主B和C充電費用從預存電費中扣除。以目前的續航水平來看,作為日常代步的電動汽車車主平均3-5天需要進行一次充電,這樣的眾籌共享模式支持3-6臺車的日常充電需求綽綽有余,甚至仍有空余時間段通過“聚能充APP”進行更大范圍的分享。參與眾籌的車主解決了日常充電問題,電樁擁有者也通過電樁共享獲取充電收益,成為典型的互聯網+模式下的共享經濟產物,市場前景廣大。
最早一批參與該計劃的車主王先生表示:“我是比較早的電動汽車車主,深深的理解電動汽車充不上電的艱難,之前自己盡管有電樁也幫不到別人,現在好了,我的電樁共享了,不但一點都不麻煩,還能有收益,又能幫到其他車主,真的是個好辦法!既利益了自己,又便利了大家。”
據分析,由于受到小區電容量限制,隨著電動汽車的日益普及,可安裝的電樁數量會達到飽和。目前絕大多數傳統個人電樁的保修期都是一年,加入聯合電動共享電樁計劃,可以享受5年超長保修。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