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社會
根據聯合國的標準,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或者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時,那么這個國家或地區就被稱為老齡化社會。
四川老齡比率
據四川省統計局抽樣統計,截至2015年底,四川全省60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了1672萬,占常住人口的20.38%,高出全國水平4.23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調查數據概況
《四川省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研究報告》,基于2015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涉及樣本總人數為16305人,約占當年四川省老年人口總數的0.1%,其中男性占51.5%,女性占48.5%。
就全球來看,21世紀已被公認為“老年人”世紀。作為人口大省的四川省,其人口老齡化水平亦高居全國前列。據四川省統計局抽樣統計,截至2015年底,四川全省60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了1672萬,占常住人口的20.38%,高出全國水平4.23個百分點。
12月13日,省老齡委在發布“四川省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的同時稱,未來全省人口老齡化發展還將呈現出規模大,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獨居化加速等特點。
而一份《四川省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研究報告》則通過抽樣調查顯示:孤獨、病患、儲蓄低,正侵蝕著老人的幸福感。四川空巢老人超過半數,其中15%的老人正在獨居;86%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然而只有3.4%的老人購買了商業健康保險;四川老人養老錢平均約為3.5萬元,66%的老人與配偶并沒存養老錢,還有7.5%的老人認為自己被“啃老”。
經濟狀況自評
住房滿意度
健康狀況自評
三大因素影響老年人生活滿意度
對于70歲的成都人李大爺來說,退休那天成為他記憶中最失落的一天:前一天還坐在辦公室里簽批文件,當天就變成了“閑人”。女兒在國外工作,老伴三年前去世,他獨自住在錦江區一套套一居室里。隨著獨居時間的拉長,原本滿意的住房,慢慢就有了越來越多“毛病”:光線昏暗,沒有扶手,隔音效果不佳,地面也太滑……
實際上,李大爺只是千萬四川老年人的一個縮影。據省老齡委發布數據,截至2015年底,四川60歲以上老人人口達到1672萬,占常住人口20.38%。也就是說,每5個川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而新近出爐的“四川省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經濟狀況自評、住房滿意度、健康狀況自評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三大因素。但對于男性老人來說,三者對心態上的影響明顯大于女性老人。整體而言,對老年人孤獨感有較大影響的是“婚姻狀況有配偶”,“上下床做不了/有些困難”和“住房滿意度”三個因素。當有配偶時,老年人孤獨感會明顯下降。能否輕松上下床成為影響老人孤獨感的一大因素,調查發現,該因素女性老人孤獨感的影響大于男性,而男性老人則更看重“和老伴有單獨房間”這一因素。
養老狀況
81%老人選擇居家養老
根據抽樣調查,像李大爺這樣,選擇在家接受照料護理服務的老人占到了81%。此外,2.8%老人選擇白天在社區晚上回家,4%老人選擇在養老機構。老人的生活習慣導致住房滿意度成為影響他們生活滿意度的三大因素之一。
事實上,15%老人對現有住房條件并不滿意。其中,40%老人因為住房沒有呼叫或者報警設施,產生了不安全感。而廁所不好用、門檻絆腳、地面高低不平等各類居住環境問題也或多或少地影響了老人生活質量。19%的老人表示,今年(受訪當年)以來,自己還曾跌倒過。
受“安土重遷”習俗的影響,許多老人更愿意待在熟悉的老舊小區。公共、涉老設施成為考驗社區適老程度的一大指標。西南交大國際老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一帆稱,就目前而言,許多社區的設計并未做到“老齡友好”,并沒有方便老年人出行、上下樓梯的輔助器具,道路、照明的無障礙建設也有待提高。
在家中,92.7%的老人會選擇看電視聽廣播,50%老人會散步或者慢跑。此外,打牌下棋、種花養草也是老人熱衷的活動。上網則成為老人最不會選擇的項目,在全省范圍內,僅有4.3%老人經常上網。此外,四川老人旅游的欲望也較低,71.3%老人沒有第二年的旅游打算。
健康狀況
86%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
各類疾病正在威脅著老人的幸福感。
調查顯示,4.2%的老人一年住院三次及以上。86%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其中骨關節病(包括骨質疏松、關節炎、風濕、椎間盤疾病等)以51.3%的占比最為突出,其次是33.2%的高血壓患者,再次是胃病、心腦血管疾病。
對于普遍四川老人來說,看見要比聽到來得稍難一些。40.7%的老人面臨著看不清楚的麻煩,而在戴助聽器情況下,64.6%老人能輕松地聽清楚,26%的老人則需要別人提高音量。
老人的健康意識不夠,是調查者的一大感受。首先表現在疾病預防上,45%老人從不鍛煉,41.6%的老人一年沒有體檢。調查中,26.6%老人在受訪前生過病,但患病后,只有83%的老人會就醫,14.1%老人憑經驗治療,2.9%老人沒有做任何處置。
在健康自評階段,就婚姻狀況而言,有配偶或離異的老年人覺得自己健康狀況好的比例,高于喪偶或從未結婚的老年人。就地區而言,成都、廣元老人健康自評相對較好。部分老人認為就醫有困難,超過半數老人認為醫院收費太高,37%老人擔心排隊時間長,28%老人則害怕手續繁瑣。
調查顯示,老人看病主要依靠報銷,不能報銷的部分主要由子女或他人支付。調查也透露,老人健康風險意識較為薄弱,全省范圍內,只有3.4%的老人購買了商業健康保險。
經濟狀況
川人養老錢平均3.5萬元
此次調查顯示,大部分老人沒有養老儲蓄,晚年生活保障面臨較嚴峻的挑戰。四川老人養老錢平均約為3.5萬元,但66%的老人與配偶并沒存養老錢,還有7.5%老人認為自己被“啃老”。
去年家庭總開支、去年家庭總收入成為影響老人主觀經濟狀況充足感的最重要的兩個因素。而“現在有從事有收入的工作”,“子女是否在啃老”分別成為影響男女老人充足感的第三大因素。而調查顯示,老人收支平均都較低,四川老人平均月固定收入約為1098元,而月均各項支出總和平均為270元。
據調查,四川養老金覆蓋率約為86.8%,就性別而言,女性領取養老金的比例低于男性1.9%。而在醫療保障方面,98.6%老人享有至少一種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以52.1%的占比,成為覆蓋面最廣的保險種類。
在老人享受過的優待,最多的就是免費體檢,其次是公共場所門票減免,包括公園門票、旅游景點門票、公共交通票價等減免形式。
楊一帆認為,讓老年人“老有所為”是解決老人經濟狀況和幸福感的一大法寶。部分子女應當摒棄“老人是包袱”的錯誤觀點,鼓勵老人將自己視為社會財富,使之自理,融入社會,重新發現認識的美麗。
楊一帆建議社會能夠搭建老年人才市場,把老年資源納入各類人才中介組織和機構服務范圍。充分發揮老人長期積累的知識、技術、經驗和人際關系等優勢。
華西都市報記者 毛玉婷
原標題:四川老人幸福嗎? 7.5%覺得被“啃老” 86%患有慢性疾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