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國際在線
這張圖可能很多人都看過,因為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變得岌岌可危。其實除了它們,全球變暖同樣也威脅著我們的家園。據國內外各方專家預測,如果不采取積極防御措施,到2050年,上海存在被海水侵入的可能。
全球變暖一直是全世界人民關心的一個話題,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一直也有很多種說法,最近,小新看到一個新說法,還真是讓人吃驚啊!
一外媒稱中國人吃肉增多致全球變暖:溫室氣體增加。
看到這個標題你是不是也跟小新一樣懵圈啊,怎么吃肉還能給地球升溫啊?抱著一顆好奇無比的心,小新趕緊往下看這是怎么回事啊,還能不能讓人好好吃肉了!
據德媒報道:
對中國人來說,氣候變化主要源于老舊汽車和大型工業設施的廢氣排放。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飲食習慣也影響著地球變暖:中國人的肉類需求不斷增加——牛、豬、禽類飼養和相關農業直接及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也隨之增加。
資料圖
原諒小新在這方面有些孤陋寡聞,以前并不太了解這也是全球變暖的原因之一,查閱相關資料后,看到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人類制造的溫室氣體中14.5%來自于畜牧業。
聯合國糧農組織還指出,畜牧業每年制造的溫室氣體總量產生的升溫效應相當于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而作為肉類和奶制品來源的牛是最大的氣體制造者,它們會大量排出溫室氣體甲烷。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雖然理解了飲食習慣為何會導致溫室氣體增加,不過,小新還是覺得有哪里怪怪的,為何“吃肉致暖”的前綴非得是中國人呢?
很明顯,“吃肉增多致全球變暖”比“中國人吃肉增多致全球變暖”更科學啊!又不是所有被吃出來的溫室氣體都是中國人做的,別的國家不吃肉嗎?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在“吃肉”這件事上,誰更能吃吧。
今年6月6日,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發布《2016全球糧食政策報告》,指出中國人均每年肉類消費量59千克,是世界平均數的兩倍。
作為對比,德國聯邦營養和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德國人2014年人均肉類消費約88千克。
來自德國餐廳的大肘子 中新網 楊碩攝
在去年公布的2014年肉類消費最新數字中,澳大利亞終于重登食肉之國的寶座,人均一年吃掉90.21千克的肉類,比美國人均高170克。
據俄肉類協會統計,2014年俄居民人均肉類消費量約為70千克,同比下降2%-3%。
所以,到底是更愛吃肉、誰更能吃肉?數據面前不能胡說的呀!
報道稱,盡管中國尚未達到德國的水平,但隨著富裕程度的提高,中國人的肉類需求在不斷增加。
讓美麗的地球升溫的一個原因,不是你們吃了很多肉,而是我們比從前多吃了一點肉?這是怎樣推理得出的?對于這種結論,小新不是很能理解啊!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對此,網友也評論說:
當然,歐美大多國家的肉類消費并沒有出現發展中國家這樣持續增高的趨勢,但是,我們的人均消費量仍舊沒有超過那些國家。
不過,一個國家的發展是有歷史規律的,以人均肉類消費為例,可能都是要經歷一個從低到高然后趨于合理的過程。沒錯,發達國家的肉類消費可能已經處于從峰值歸向合理的狀態,但是因此將全球變暖歸因于我們逐漸升高的肉類消費,對得起你們曾經吃了的肉嗎?
還有一點啊,對于會制造溫室氣體的畜牧業來說,它還有一個牛奶產業……
全球原奶五大主產區包括歐盟、美國、印度、中國、俄羅斯,2015年原奶產量合計為3.76億噸,占全 球原奶總產量的75%。 歐盟、美國、印度、中國、俄羅斯原奶產量分別為14960、9462、6400、3755、3055萬噸,占比分 別為30%、19%、13%、8%、6%。
愛喝豆漿的我們有說什么嗎?
其實,今年我們已經提出了一項計劃——減少公民的肉類消費量,此舉以期在避免全球變暖的努力中產生重大影響。不得不說,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節能減排行為絕對是一個大國所主動承擔的責任。
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也指出,畜牧業是位列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燃燒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不僅是中國,全世界都必須減少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
所以,全球變暖一定要怪吃肉太多的話,這個鍋還是大家一起背吧!
關于“愛吃肉”的問題,在徳媒的報道中還有這樣一項調查數據: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肉類消費在發展中國家仍有很高的社會聲譽。該研究所就相關問題詢問了中國、巴西、美國和英國的居民,恰恰在中國,肉類被視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其實,健康飲食主要依靠合理的膳食結構,肉類當然是合理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模式是我們東方飲食的優勢,英國《獨立報》也曾表示,中餐依賴大米,葷菜油鹽偏重,但只要烹飪得當,不僅健康,還能預防疾病,延長壽命。
如果部分歪果仁覺得肉類不健康的話,不妨學學中華料理呀~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考消息網、新京報等 作者:董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