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江口鎮,江口沉銀遺址。陳羽嘯 攝
“張獻忠沉銀”被盜挖倒賣案后續
彭山江口沉銀提供間接物證 “張獻忠屠川”說法并不可信?
清史專家周遠廉:“屠川”是清政府夸張虛假宣傳
華西追蹤
熱點新聞 一追到底
古諺有云:“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明末清初,川人驟減,戰亂是主要原因。
關于四川人是誰屠殺的,有兩個說法,一是張獻忠,二是清軍。民間對張獻忠,冠以“殺人王”、“大魔頭”等稱號。清廷組織編撰的《明史》,更稱張獻忠殺人六萬萬。
“這肯定不現實,明末全國才一億人口!”10月16日,彭山江口百米之外,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周遠廉擺了擺手,他說:“張獻忠統治四川的時候,還要靠老百姓耕田收稅,怎么可能屠川?”
彭山江口,張獻忠沉銀地,陸續出土的銀錠,似乎也在證實周遠廉的推斷。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彭山文管所了解到,出土的銀錠中,就記錄有大西政權征收糧稅的歷史。川人祖先何去何往?江口沉銀或許能夠提供線索。
屠川不可信“他要靠四川百姓養軍隊”
86歲的周遠廉,是國內享譽盛名的清史專家,也是彭山女婿。老人住在彭山濱江路邊,從客廳一眼望去,岷江清晰可見。不遠處,就是張獻忠沉銀地。
“明朝末年,全國人口大約是一億,當時四川面積很大,還包括重慶和云南一部分,大概有60萬平方公里。”周遠廉說,雖然沒有明確記載,當時四川到底有多少人口,“但根據推算,幾百萬人應該是有的。”
周遠廉說,明末時期,四川還比較平靜,張獻忠入川后,由于清軍主要精力在打擊李自成身上,無暇顧及張獻忠,因此四川風平浪靜,百姓生活還算平安。
根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張獻忠在川期間,勢力不斷擴張,巔峰時期,管轄了四川大部分地區。“士農工商各種職業都有,有研究稱,張在四川還推行了科舉。”周遠廉說,更重要的是,張獻忠要收取田賦等稅收,以供各項支出。“張獻忠號稱有60萬軍隊,就算打點折扣,也是一大撥人,要養這么一大幫人,怎么可能去屠川。”
周遠廉說,清政府有關官方記載中,對張獻忠、李自成都以流寇、匪描述,對其殺人的情況,也有過于夸張的宣傳。這就給民間造成了誤導,讓人誤認為是張獻忠屠川。
銀錠有證明“張獻忠在眉山收過稅”
早在2005年,彭山江口就有銀錠發現。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彭山文管所證實,銀錠中,就有關于大西政權征收糧稅的記錄。
彭山區文管所庫房內,吳天文和同事拿出10多個拳頭大小的銀錠。“這些是刻有文字的,還有10多個沒有刻字。”吳天文拿起一個銀錠,上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糧銀五十兩一定,銀匠右閔季”的字樣。
銀錠出水時間主要集中在2005年和2011年。對于第一次發現,彭山文管所有著詳細記載: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鎮岷江江心進行施工。其間,一輛挖掘機在距地表2.5米左右的地方挖出一圓木并從中散落7件銀錠,由施工民工全部撿走。經過文物部門和公安部門努力,收回所有流失銀錠,并收回已被損毀的貯藏銀錠的木筒。“具體發現地應該是岷江大橋往下游方向500米處。”吳天文說。
“大西是張獻忠國號,從字樣內容來看,說的是在眉山征收的糧稅,有五十兩。打造這個銀錠的工匠,叫右閔季。”吳天文說,彼時一兩大概是37克,五十兩相當于現在3斤多。
由于長年沉浸江水中,銀錠外部已氧化,呈黑色,部分有殘損。“銀子純度,大概在95%以上,除眉州,還刻有湘潭、京山、贛州等字樣。”吳天文說,據文獻記載,張獻忠行軍路線也是經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之后入川,銀錠上的文字記載正好與之吻合。
戰亂是主因“清初川人只剩20萬”
周遠廉說,張獻忠在川期間,沒有人口統計,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有確切的統計,四川只有人口“四萬丁”。“按照5人一丁來算,當時四川只有20多萬人了。這與明末時幾百萬人相去甚遠。”
在周遠廉看來,戰亂才是川人驟減的主因。“張獻忠也殺人,看不慣也殺,肯定存在亂殺人,但還不至于達到這么大的殺傷力。幾十年的戰亂,才是四川人少的原因。”周遠廉說,從順治元年到順治十八年開始,18年的時間,戰爭打了13年。“只有康熙四年到康熙十二年是比較安定的。”周遠廉說,“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義,發生三番之亂,四川幾個降官,也在川掀起風雨。”
三藩之亂,直到康熙二十年,才被平定。“四川是最后才平定的省份之一,僅次于云南,一直打到康熙十七年左右。”周遠廉說,連續不斷的戰亂,有人被打死、有人餓死、有人逃走,到1685年,人口只剩20萬,才有了后來的“湖廣填四川”。
專家觀點
觀點一
“寶藏保存至今,順治發話很關鍵”
張獻忠沉銀的傳說,古來有之。但關于寶藏發掘的記載,卻是少之又少。《彭山縣志》中,也僅有數十字的記載:“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漁者于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轉報總督孫士毅,派員赴江口打撈數日,獲銀萬兩并珠玉器等物”。
在周遠廉看來,雖然張獻忠寶藏從明末起就有大量傳說,但因為順治皇帝的態度,所以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鮮有發掘記錄。“順治非常討厭搜刮錢財,尤其是反對挖寶。”周遠廉講述,順治在位期間,曾有大臣上書,稱明朝開封周王朱恭枵,有金銀千千萬兩,可能藏于某處,建議發掘。“但順治大怒,認為如果周王寶藏挖到了,會把全國各地搞亂,把大臣打板子轟走了。”
“清朝歷代都非常遵循祖訓,所以整個清朝,挖寶行動寥寥無幾。”周遠廉說,“這可能是江口沉銀,在清代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
周遠廉說,歷史上,江口是一個大碼頭,江面遼闊,四通八達。“解放后一段時間,都可以通航。水很深,加上以前條件有限,也對沉銀起到了保護作用。”
觀點二
“寶藏還有不少,要保護好這塊遺址”
在周遠廉看來,目前出土的寶物,還遠遠不是張獻忠寶物的全部。“明末藩王,待遇都很好,不僅皇帝給得多,還有其他收入,都很有錢。當年李自成攻打開封,周王馬上就籌集了50萬銀兩,賞賜下屬。”周遠廉說,張獻忠沿著陜西,過河南、河北,入湖北、湖南,再進四川,一路搶殺達官顯貴,所收獲的財寶不可計量。
“彭山應該是沉銀中心區域之一,這跟之前專家的意見,也是相吻合的。”周遠廉說,就目前出水的文物來看,非常珍貴,對于研究明末清初四川地方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研究張獻忠,主要是從農民戰爭的角度去研究,研究軍隊編制、戰略戰術。但這個時期四川地方農、林、財、牧、漁、商,張獻忠財經政策等內容,還是空白,這一段地方史,需要研究。”周遠廉說,“這對于彭山、乃至四川,都有很積極的意義。”
在周遠廉看來,江口沉銀過去由于一直沒有被發掘,缺少歷史記載,更多是民間傳說。“和浩瀚的歷史比,江口歷史太小、但也太專業,需要專人進行長時間研究。”周遠廉說,“希望當地保護好這塊遺址,搞清這段歷史。”
華西都市報記者 李慶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