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歲最小背包客定了個小目標:準備徒步東南亞小學前走遍全球
4歲小女孩成“中國最小背包客”后續
9月7日,江西上饒,4歲的雯雯早早起了床,吃了早餐后,自覺地挽起袖子,踩在一個小板凳上,把自己的碗洗干凈。
這個黑黑瘦瘦的小女孩,就是爆紅網絡的“中國最小背包客”:她從1歲零3個月便隨著父母徒步旅行,一年中有六七個月都在路上,已走遍大半個中國。6月中旬,雯雯隨父親潘土豐來到成都,徒步挑戰川藏線。
7月底,雯雯提前完成川藏線之旅后,又前往被譽為“徒步者的天堂”的尼泊爾。徒步塌方路線、親歷碎石從眼前掉落、挑戰滑翔傘……一路上,艱難、驚險、刺激。
眼下,幼兒園已開學,與同齡小伙伴哭鬧著不想上學相比,雯雯卻沒有這樣的煩惱,她的父母正在為她規劃新的挑戰——徒步東南亞,并在上小學前完成環球旅行。
一路驚險
川藏線遇泥石流碎石在身前3米處落下
一年中有六七個月的時間都在路上,吃野菜、睡帳篷,只有4歲的雯雯,卻以徒步加徒搭的方式,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正是這樣的經歷,讓這個來自江西上饒的小女孩一下子紅了。
今年6月13日,雯雯和父親出現在成都,剛結束山東徒步的父女倆,準備用兩個月的時間挑戰川藏線。
說走就走。一大一小兩個背包、一頂帳篷、兩個睡袋、一些換洗衣服、洗漱用品、常用藥品,父女倆就這樣上路了。從成都出發,沿著318國道,過雅江、色達、芒康,與媽媽和哥哥匯合后,一起進入西藏。
挑戰川藏線的目標在7月底完成,比計劃提前了半個月。“一路遇到泥石流、塌方,很多危險路段就搭車經過,所以提前了。”潘土豐沒有苛求全程徒步,“安全第一,而且還要考慮孩子的身體情況,只是想讓她體驗,并不強求。”
7月中下旬,四川暴雨天氣頻繁,“暴雨、冰雹、泥石流、塌方,都遇上了。”潘土豐說,一天上午,他們剛從一個小鎮出來,就遇到山體塌方,前方不斷有碎石落下,“最近的一個石塊,就離我們只有3米的樣子,還是挺危險的。”
不過,雯雯的表現,卻讓潘土豐大吃一驚:“一路上,沒有哭,沒有鬧,比哪一次都勇敢,可能是因為以前在云南的時候經歷過。”
前往尼泊爾途中的泥濘路。
中尼路逢塌方走了一星期的石頭路
出發前,潘土豐并未規劃到達西藏后的行程,“我們徒步都很隨機,不會刻意計劃那么多,重在一路的體驗。”
7月底到達拉薩后,見兩個孩子玩得很盡興,潘土豐和妻子商量后作出一個決定——去尼泊爾徒步。同樣是“說走就走”,第二天,一家四口乘車抵達中尼公路吉隆口岸,前往尼泊爾。
“剛開始天氣很好,可沒走幾公里,突然下起雨來。”此時,恰逢雨季,吉隆口岸至加德滿都全線阻斷,原本可供兩車通過的道路被從山上滑落的大石堵住,原本的平路,變成了“攀巖”,“只能踩著石頭,慢慢經過。”
由于下雨,石頭有些濕滑,潘土豐抱著雯雯,緩緩前行,每一步,得先用腳試著踩一下,確定踩實了,再下腳。除了石頭路,還有泥巴路。“這段路,我們走了一個多星期才走完。”雖然沿途驚險重重,好在,一家人平安到達終點。
收獲滿滿
“親自走過,親眼看到,感受肯定不一樣”
上天玩滑翔傘
在尼泊爾體驗滑翔傘,右一為雯雯。
對雯雯來說,最難忘的經歷,就是第一次“飛”上了天空。在尼泊爾博克拉,4歲的她玩起了滑翔傘。“她和哥哥一起坐的,我和她媽媽都不在身邊。”潘土豐說,半個小時的滑翔過程中,最高處距地1600米,“雯雯下來后,特別興奮。”
帶著雯雯坐滑翔傘的教練,是個尼泊爾人,對于這個4歲的小女孩,他贊不絕口。“She is a super kid,it’s my lucky day that I could fly with her today。(她很厲害,我很幸運今天可以跟她一起飛。)”
目睹引蛇過路
在前往滑翔傘體驗點的路上,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原本暢通的公路突然堵了起來,閑來無聊,潘土豐和雯雯走到前面去“探路”。只見馬路中間,有一條長約30厘米的蛇,一個中年司機和一個小女孩,拿著一根棍子,正在引導它過馬路。
此時,身后已停了幾十輛車,可大家都沒有按喇叭,而是耐心地等待著,“小蛇也有生命,我們也要像那個小姐姐、像大家一樣愛護每一個小動物。”潘土豐抱起雯雯,耐心地說道。20分鐘后,那條蛇平安地回到路邊草叢中,道路恢復通行。
穿越喜馬拉雅
作為“中國最小背包客”,雯雯沒有錯過安娜普納小環線。“路上,遇到不同膚色的人,雖然語言不通,但大家都會相互微笑。”潘土豐說,這也是他堅持讓孩子徒步的目的,“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在穿越過程中,雯雯也與喜馬拉雅山來了次親密接觸。“其他小孩都是從書本上、電視上看過喜馬拉雅山,雯雯是親自走過,親眼看到,感受肯定不一樣。”在往回走的路上,雯雯摔了一跤,臉擦破了皮。“也沒怎么哭,清洗包扎了一下,一會兒又活蹦亂跳了。”
一種執念
虎爸意志:堅持不上幼兒園小學前走遍全球
8月底,一家四口結束了此次旅行,回到了江西上饒的家中。9月,本是開學的日子,雯雯的同齡人都背著書包上幼兒園去了,而雯雯卻還在家中。
“先在家休整兩個月,之后,我們打算徒步東南亞。”9月7日,潘土豐向華西都市報記者說著自己對雯雯的規劃。此前,經本報報道后,潘土豐的虎爸式教育在網上引發熱議,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不過,潘土豐依舊堅持“讓她走下去,并不打算讓她上幼兒園”的觀點。“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被‘關’住了,上學、畢業、工作,時間被占得滿滿的,我希望在她自由的時間里,盡可能多地感受這個世界。”
也正是基于這個想法,潘土豐和妻子在雯雯出生前,就放棄了原本經營的摩托車批發生意,做起了微商。“這樣有更多的時間陪她。”潘土豐說,東南亞游只是規劃中的一小部分,“我希望她在入學前,可以環球旅游。”
專/家/觀/點
孩子也應在集體生活中成長
成都溫江實驗幼兒園園長彭海霞,從事幼兒教育已24年,她認為,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感受世界,這種方式沒有什么不妥。
但她建議,在帶著孩子去外面感受體驗的同時,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社會性心理的發展。“一般在3歲的時候,孩子的社會性心理就已經開始發展了,這時,缺少集體生活,可能會對孩子的性格、語言溝通、交往能力有所影響,而這些影響,在當時是看不出來的。”
彭海霞認為,雖然雯雯在徒步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人,“但這種短暫的接觸,是不夠的。”她建議,雯雯的父母可以利用放假的時間,帶雯雯出去走走,“平時,還是建議到幼兒園來,讓她在公共的、集體的生活中成長。”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冰清圖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