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唐山地震嬰兒:名字背后的動人故事
新華社石家莊7月22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俊義、任麗穎、高博
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廢墟上誕生,代表著新生,給人以希望,同時也將自己的命運同1976年的大地震緊緊地連接起來。今年,他們40歲了。
唐滬兩地情
孫滬,1976年8月4日出生。她的名字,記錄著當時一段歷史,飽含感恩之情。
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后,全國各地迅速開啟了救援模式。產科醫生周娟華所在的醫院--上海鐵路醫院第一時間組建了一支40人的救援隊伍火速趕往災區。
8月4日凌晨,一位即將臨盆的孕婦被抬進醫療隊的帳篷中。“她剛剛從廢墟中被拖了出來,馬上就要生了,疼得直叫。”周娟華對40年的一幕仍歷歷在目。
斷水、斷炊、斷電、沒有手術床、帳篷里泥濘不堪,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醫療隊只能在地上鋪上報紙和塑料布,讓孕婦躺平,憑借著手電筒和簡單的醫療器械,或蹲或跪,搶救大人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母親難產,產科醫生周娟華從7時到14時,整整在地上跪了7個小時。終于,孩子出生了,母女平安。為了感謝上海醫療隊,孩子的父母給這個幸運的小嬰兒起名為“孫滬”。
“我從小就聽母親說我出生不易,她讓我永遠記著周奶奶,沒有她們,就沒有我,連我母親可能也早在40年前就不在了。”40年后,孫滬對記者說。
巧合的是,她的愛人和她同年同月同日生,同樣是地震嬰兒。
“他叫郭震軍,看名字就知道了,這是為了感謝解放軍。”孫滬笑著說。
軍民魚水情
于占水和于鳳榮夫妻的女兒叫“于水情”,這個名字是由解放軍起的。
大地震時,于鳳榮已快到臨產期。被人從廢墟中扒出來后,住在臨時搭建的一個窩棚里。8月4日零點,她順利生出了一個女孩。當時的唐山,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更何況營養品。于鳳榮抱著孩子,坐在漏雨的棚子里,暗自落淚。
“哪家生了孩子?”外邊傳來了問話聲。于占水連忙跑了出去,原來是幾名解放軍戰士到了。他們冒雨從幾里外扛來油氈,把窩棚掩蓋得滴水不漏。又送來了熱氣騰騰的大米粥和雞蛋。隨后一個月里,部隊官兵幾乎天天來看望,送來寶貴的奶粉、掛面和食油等必需品,讓產婦和孩子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后來,女兒逐漸長大,但始終沒有名字。有一次,幾位部隊官兵又來看望,于鳳榮提出希望大家幫著起個名字。有的說叫“愛軍”,有的說叫“親兵”,最后連長說:“孩子的父母都姓于,就叫于水情怎么樣?軍民魚水情嘛!”
當時農村,父女兩名字里都有一個“水”字是有些犯忌的,于鳳榮擔心家中最保守的婆婆不同意。沒想到,婆婆一聽,拍手就說:“好,就叫于水情!”
于是,全家一致通過。
“震”字輩的孩子
“震軍、震紅、震雨……”地震嬰兒的名字,大多都刻有那個特殊時刻的印記,每個名字后都有一段關于地震悲情而動人的歷史。而在這其中,“震生”“抗震”是地震嬰兒最普遍的名字。
如今的楊震生是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他生于1976年7月28日,是震后唐山第一個在廢墟上出生的嬰兒。
“我們這些人,對地震沒有印象,但身上卻有地震抹不去的印記。出于特殊的經歷,我大學畢業后,主動要求到民政局工作。如今,在截癱療養院已經工作了11年。”楊震生說。
在唐山,因大地震導致截癱的有3817人,是災難留給這座城市的一道“集體傷疤”。楊震生說,當時有外國專家預計,他們的生命極限是15年。
但唐山打破了這個“詛咒”。
“40年后,唐山還有800多名截癱傷者,療養院現在年紀最大的老人85歲。對這部分特殊人群,唐山市的政策是治療、吃住全免費,每個人每月都有補貼。他們現在生活得很好。作為地震后出生的嬰兒,能夠照顧這些不幸的長輩們,我很愿意。”楊震生說。
地震后出生的孩子,從小無數次聽父母說過唐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故事,每個人都心懷一顆感恩的心。汶川地震那一年,270多名叫“震生”“抗震”的地震嬰兒組織了一個大型聚會。懷著感恩的心情,他們集體去了唐山抗震紀念碑前,每個人給災區捐了款。
“感同身受,面對災難無法作壁上觀。因為我們就是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長大的一群孩子呀。”楊震生說。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