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都江堰安龍鎮(zhèn),天氣好的時候,羅齊氏就會到房門口坐著休息。
7月4日,羅齊氏拿著專門燒制的壽碗連聲說好。
壽星檔案
姓名:羅齊氏 性別:女 年齡:116歲
羅齊氏家住成都都江堰安龍鎮(zhèn)何家社區(qū),是都江堰最長壽的老人。老人的長壽秘訣除了勤快和心平氣和之外,就是不挑食。每天早餐,羅齊氏要吃兩個煎蛋和一個小蛋糕,午餐和晚飯,老人要吃一碗米飯,兌一些湯水,滿滿咽下,菜品從來不挑,家里人吃什么,她就吃什么。她還喜歡吃一些水果,比如葡萄、芒果,閑時喜歡含一顆冰糖在嘴里。
天增歲月人增壽,成都都江堰安龍鎮(zhèn)何家社區(qū)的長壽老人羅齊氏將在7月9日迎來116歲生日。
羅齊氏其實并非老人的本名,因為早年間嫁到夫家,丈夫姓羅,她姓齊,所以被叫作“羅齊氏”。羅齊氏25歲時,同年同月生的丈夫卻英年早逝,她悲痛,余生再未嫁,獨自一人將孩子拉扯大。如今,她已是都江堰最長壽的老人。
這兩天,孫子、曾孫和玄孫都回來了,五代同堂,忙著為老人準備壽宴。屋檐下,羅齊氏老人端坐在藤椅上,口中含著一顆冰糖,看著兒孫滿堂、嬉笑打罵,冰糖慢慢融化,甜意融入內心,融入時空。
早餐吃兩個煎蛋
7月4日早上,成都都江堰安龍鎮(zhèn)何家社區(qū),林蔭掩人、煙雨朦朧,一棟雙層小樓躍然眼前,羅齊氏背靠藤椅,端坐檐下。
小屋廚房里,87歲的兒媳汪玉瓊在忙活,她拿出兩個雞蛋,“啪!”炒鍋的邊沿磕破雞蛋,蛋清蛋黃在滾油里舞動,一分鐘時間,兩個熱氣騰騰的煎雞蛋出鍋。
再加上一個小蛋糕,羅齊氏老人的早餐準備完畢,就著一杯開水,老人開始用餐。116歲的年紀,老人的牙齒還沒有掉光,但剩下的一顆牙齒,已經無法將煎蛋咬碎,兒媳用筷子把煎蛋弄碎,一塊一塊喂給老人。
用完早餐,老人會在藤椅上坐一會兒,兒媳陪她聊了會天,然后準備午飯,但大多數時間,老人是獨自端坐,看天上云卷云舒。
從茅草小屋、到三間磚瓦房、再到兩層小樓,時間度過116年,房子修了一茬又一茬,女主人從來沒換過,依然是羅齊氏。
早年嫁入安龍鎮(zhèn)
端坐在藤椅上,老人的雙腳并攏,但左腳的布鞋,明顯有些彎曲。脫下布鞋,老人的左腳腳趾,紛紛向內側彎曲,整個腳尖,彎曲成了一個弧度略為柔和的L形,三寸金蓮,是舊時代留給她的一大痛楚。
公元1901年,同時也是清光緒二十七年,農歷六月初五,羅齊氏誕生于都江堰石羊鎮(zhèn)一處農家院落中。她小名叫圓圓,是家中的大女兒,下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在舊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僅僅在農村私塾讀了兩年書,她就回到家里幫著爹娘干農活。
19歲那年,圓圓已經成了大姑娘,在8公里外的安龍鎮(zhèn),有一個名叫羅著福的小伙,為人仗義、勤勞肯干,和圓圓同年同月生。
媒人撮合下,圓圓和羅著福成為一對眷侶。那一天,圓圓坐著4個人抬著的大花轎,踏入羅家,從此被叫做“羅齊氏”。
大女兒不幸溺亡
在舊時代農村,生子結婚、傳宗接代,是年輕人的責任,很快,夫妻倆孕育出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
長女溺亡的那天,羅齊氏老人記憶猶新,那是在她20歲時的夏天,村外河里發(fā)大水,她前去查看。臨走時,家族中的一位小女孩在家中,陪著不滿一歲的女兒玩耍。
在四川老式民居里,堂屋的門檻都很高,幼女根本跨不過去,臨走時,羅齊氏囑咐小女孩,千萬不要把幼女抱出門檻。但這位小女孩違背了叮囑,把幼女抱出了門檻,之后,不幸發(fā)生了。在離家不遠的一處稻田中,一位鄰居發(fā)現了倒在水中的幼女,羅齊氏聞訊趕回家,但幼女已經在稻田中溺亡,沒了氣息。
抱著已經沒有氣息的女兒,老人悲痛欲絕,親友鄰居的勸說,沒有起到一點作用,她哭暈了過去。和丈夫從不吵嘴在羅齊氏眼里,丈夫是一個老實、勤勞的農家漢子,雖然家中條件還不錯,但夫妻倆仍然拼了命在農田里做活,種水稻,增加家中的存糧。土匪為患,村里很多人家的糧食,時常被盜走,為了守住糧食,夫妻倆夜不能寐。
直到今天,老人依舊記得,家中有幾塊耕地:“一塊水田是一畝三分,另外一塊七分,還有大的一塊是兩畝……”
丈夫性格溫和,幾乎從不和羅齊氏吵嘴,“他對我很好,從不打罵。”回憶起這段愛情,老人的眼眸中,折射出一股幸福。
但命運是無情的,在羅齊氏25歲時,丈夫得了病,走訪醫(yī)生給開了中藥,并叮囑不能吃哪些食物,不幸的是,丈夫羅著福偏偏不信,吃了醫(yī)生說的禁忌食物,隨即病倒,不久后在家中病床上離世,年僅25歲。
“人勤快就有飯吃”
25歲,在如今是一個年華正好、肆意青春的年紀。但同年同月生的丈夫猝然離去,讓羅齊氏崩潰了,她無法相信這是真的,和公公婆婆一起以淚洗面。她難以想象,一個弱小的農村女子,又帶著一個兒子,如何在亂世中生存下去。
改嫁,并不被法律所禁止,“有的人死了丈夫,又改嫁,那種人,我看了都要笑。”她不知道什么是封建倫理,不知道什么是堅守貞操,她只知道,改嫁的人會被笑話。
并且,她不愿改嫁,在她的意識里,一個女人,一輩子只能成一次親,坐一次花轎,不然就是恥辱。從此,她孑然一身,再未婚嫁。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總會打開一扇窗。幸好,羅齊氏的家族中人是友好的,鄰里是熱心的,一個弱女子做不了的農活,鄰居家人幫著干,辛辛苦苦將丈夫剩下的一絲血脈拉扯大。
和老人的交談中,老人總是重復一句話,“只要勤快,就有飯吃。”這是她的人生信條。
五代同堂祝高壽
116歲的羅齊氏老人,目前也是都江堰市最長壽的老人。因為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她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的,即便如此,身體還是不錯的,頭腦清晰、聽力尚可,能回憶起不少往事。
每天早上6點,她早早醒來,兒子兒媳會為她準備一頓豐盛的早餐。午餐和晚飯,老人還吃得下一碗大米飯,兌一些湯水,滿滿咽下,她不挑食,家人吃什么就吃什么。平時,家里就炒蒜薹、芹菜、空心菜這些家常菜,偶爾吃一片臘肉,她還喜歡吃一些水果,比如葡萄、芒果,再含一顆冰糖在嘴里。
7月9日是老人116周歲生日,她的兒媳、孫子、曾孫和玄孫等共17名直系后代,五代同堂一起為她祝壽。院壩里,重孫子開車回家,車上載著訂做的116歲大壽紅瓷碗,瓷碗上的樹木雕文,花紅葉綠,碗有上百個,重孫子在一件件往屋里搬。屋檐下,羅齊氏老人端坐在藤椅上,口中依舊含著一顆冰糖,看著兒孫滿堂、嬉笑打罵,冰糖慢慢融化,甜意融入內心,融入時空。
新 聞 鏈 接
四川長壽老人的高壽秘訣
良好飲食習慣與家庭和睦
其實,作為巴蜀之國的四川,氣候溫和、物產豐饒、人杰地靈,長壽老人也有很多。
據四川省老齡辦的數據,截至2014年,全省100歲以上的老人有4942人,比前一年又增加了224人,位于全國前列。華西都市報記者盤點發(fā)現,長壽老人之所以長壽,和自身飲食習慣、家庭和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成都雙流太平街道119歲老人付素清
一天三頓必須有回鍋肉
在四川成都雙流太平街道,有一位119歲老人付素清,她是四川目前年齡最大的老人。
老人喜歡吃粗糧和回鍋肉,早上能吃一兩稀飯,中午和下午分別能吃二兩,一天三頓必須有回鍋肉,而且主要是肥肉,心情好的時候,一小碗回鍋肉她一天就吃完了。
因為裝有假牙,平時兒孫們遞小半邊蘋果或梨給付素清,她也能慢慢地吃完,尤其是脆桃子和葡萄,有時候還要吃點花生。
除炒回鍋肉和自家種的蔬菜外,老人不太喜歡吃別的菜,也不愿意喝湯,雞、鴨、魚肉從來不碰。要是碰上哪天沒有熬稀飯,她也能跟著家人吃干飯,吃的時候就給她倒一杯白開水就行了。
宜賓筠連縣113歲老人李九連
“女婿孝順是最大福氣”
李九連老人,113歲,是四川宜賓筠連縣最長壽老人,36年來,老人一直由67歲的女婿楊文全照顧。
每天早上起床,楊文全來到老人臥室,細心地為老人穿衣、梳頭、洗漱。衣服有點冷,為了避免老人感冒,他總是先把老人的衣服,用火爐烤熱,再給老人穿上,伺候老人起床后,他又趕著去做飯,全是老人喜歡吃的菜。
老人生于1902年,有多個子女,但都沒能夠長大成人,后來,年近50的她,又生育了兩個女兒,并抱養(yǎng)了一個兒子。但不幸再次降臨,1979年,抱養(yǎng)的兒子也不幸離世。年近80歲的她,老伴早已去世,女兒出嫁、兒子去世,無人可以依靠。
當時,兩個女兒一起商量老人的贍養(yǎng)問題,大女婿楊文全二話不說,馬上把岳母接到家中伺候生活。老人常說,這個孝順女婿,是她這輩子最大的福氣。本組稿件采寫華西都市報記者李智攝影陳羽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