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卡(中)在音樂會上
400人
目前生活于成都的俄羅斯人有近400名,他們戀上了成都休閑的生活氛圍,也為吃不來火鍋,學不會四川話而遺憾
老鄉(xiāng)會
今年,部分在成都工作、生活的俄羅斯人成立了“成都俄羅斯俱樂部”,昨日,紀念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1周年的音樂會成為了俱樂部成立后的首次大型聚會活動
《三套車》的音樂一響,38歲的威卡往舞臺的方向望過去,全是故鄉(xiāng)的影子。千里之外的成都,來自俄羅斯的她已經(jīng)在這里生活了17個春秋,是目前在成都的俄羅斯人中,生活時間最長的一位。
她和目前在成都的近400名俄羅斯同胞一樣,戀上了成都休閑的生活氛圍,也為吃不來火鍋,學不會四川話而遺憾。
昨日,因為一場紀念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1周年的音樂會,部分在成都生活、工作的俄羅斯人聚到了一起,和很多熱愛俄羅斯民歌的成都市民進行了一次聯(lián)歡,這也是成都俄羅斯俱樂部成立之后,首次舉辦自己的“老鄉(xiāng)會”。
他們的生活
今天紀念勝利日
俄羅斯老鄉(xiāng)邀成都人唱歌
在三圣鄉(xiāng)天圓山莊的音樂會現(xiàn)場,面對十幾名俄羅斯朋友,參加音樂會的成都市民王良碧笑稱,“你看,在成都生活的俄羅斯人都在這里了,平時根本見不到,這一下子是從哪兒冒出來的?”中俄文化交流友好人士宋立新說,“遠不止那些,目前在成都生活工作的俄羅斯人接近400人。”
5月9日,是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日,今年的5月9日也是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1周年的日子,昨日的音樂會也由此而起,以唱俄羅斯民歌為主。由于要趕在5月9日收看莫斯科紅場閱兵,俄羅斯朋友特地把這次音樂會辦在了5月8日。
63歲的宋立新是一位中俄混血兒,年輕時曾在重慶任俄語老師,上世紀90年代到成都從事外貿(mào)工作,近些年,居住在成都的他,已不知不覺成了俄羅斯人和成都市民之間往來的一個橋梁。
在得知成都俄羅斯俱樂部邀約成都市民搞音樂會的意愿后,他聯(lián)系上了成都老年大學、青羊區(qū)老年大學以及成都白樺合唱團的近百位俄羅斯民歌愛好者,音樂一響,大家立馬就找到了共同的語言。
她的家庭
在成都生活了17年
平時很少外出
威卡的故鄉(xiāng)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靠近中國黑龍江省,1999年,到中國留學時,她因中國南方暖和的氣候,選擇了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學,畢業(yè)后在成都定居,最終成了一位成都媳婦。
昨日,她特地穿了一身軍裝,戴了一頂坦克帽。和威卡用漢語聊天時,她告訴記者,自己已經(jīng)在成都生活了17年,有了丈夫和3個混血子女。她重復了一遍,“現(xiàn)在生活在成都的俄羅斯人中,我是居住時間最長的,但應該不是所有俄羅斯人中在成都生活最久的吧。”
威卡說對了,在上世紀,一位名叫蘇丹·格列·阿哈穆德·侯賽因洛維奇·沙伊諾夫的俄羅斯人,經(jīng)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俄國國內(nèi)戰(zhàn)爭,后來因厭惡戰(zhàn)爭逃到中國。在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中,他穿上軍裝加入到川軍抗日隊伍中,用自己的維修技能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新中國成立后,沙伊諾夫在成都七中從事俄語教學,在成都生活了60年。
因年代久遠,威卡和同胞對沙伊諾夫的故事并不熟悉。她告訴記者,“我很喜歡成都的居住環(huán)境,還有熱情的成都人。”威卡說,在成都平時主要是照顧娃娃和料理家務,周末也很少出門,因為人太多,“偶爾也會和幾位俄羅斯人去三圣鄉(xiāng)散散步。”威卡沒有中文名字,不過她透露,在家里,自己的成都老公愛叫她“武則天”。
旁邊幾位成都市民一聽,立馬笑著說道:“那你應該很強勢吧?”“其實我也不強勢,家里很多重要的事情還是由丈夫決定。”在威卡看來,“武則天”的稱呼是身為成都人的丈夫?qū)λ囊环N尊重。
他們的遺憾
吃不來火鍋
沒有學會四川話
在來成都之前,阿特金并不了解這座城市,“來了才知道,也是座大城市。”
在成都生活了兩年,阿特金始終沒有適應這邊的飲食,辣椒讓這位體魄碩壯的“老外”望而卻步。
“我到成都3年了,從沒有去吃過火鍋。”另一位俄羅斯小伙用漢語告訴記者。那怎么辦?“自己做飯,用蕎麥混著雜糧煮粥,有時候會托朋友從哈爾濱寄過來一些黑面包。”
“四川話難懂,”這是宋立新時常在生活于成都的俄羅斯人口中聽到的話,說普通話還好,當記者試圖用四川話與他們交流時,瞬間就冷場了。“我在北京待了兩年,能聽懂,到成都之后就聽不懂了。”阿特金說。
他們的工作
中青年人多從事
軟件設計和動漫配音
宋立新告訴記者,目前在成都的近400名俄羅斯人,以在成都高新區(qū)做軟件設計和動漫配音的中青年人居多,不過由于工作繁忙,昨日的音樂會他們大多未到場。
盡管在成都的俄羅斯人達數(shù)百人,但并非每一個同胞都有機會見面和結(jié)交,“我們平時會小范圍聚會娛樂。”宋立新說。由于近些年到成都工作、生活的俄羅斯人越來越多,因此其中一小部分人在今年成立了一個“成都俄羅斯俱樂部”,“其實類似的俱樂部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有,而成都俱樂部在此之前一直沒有成形,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俱樂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生活于成都的俄羅斯人自發(fā)組織的大型活動,還尚未有過,而此次音樂會也算俱樂部成立后的首次嘗試,為他們牽線的宋立新說,“他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活動場地盡量找一個清靜的地方。”
俱樂部里一位俄羅斯小伙子也向記者談到,俄羅斯俱樂部今后想吸收一些成都的年輕人加入進來,同他們一起交流。
成都商報記者 逯望一 攝影記者 王勤
原標題:成都住了17年 老公在家喊她“武則天”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