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新舊“24孝”:字里行間昭示中國親子關系從倫理綱常走向和諧溝通
“賣身葬父”“扼虎救父”“棄官尋母”“嘗糞憂心”……元代郭居敬輯錄的24個孝子故事,在數百年后終于迎來了“繼承者”——國家有關機構日前發布了新版“24孝”行動標準,昭示著中國傳統“孝文化”下的親子關系,正由重視倫理綱常和愚忠的“孝”轉向關注父母內心需求、強調和諧與溝通的“孝”。
這份由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發布的“24孝”新標準,包括了:經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教會父母上網,支持單身父母再婚,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帶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動,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現代氣息,透露出對“精神贍養”的重視。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古訓,“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重要倫理思想。新舊“24孝”之間,不變的是千古“孝道”的內涵,變的是踐行孝道的方式,催化劑則是時代的變遷。
在舊“24孝”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東漢的郭巨家境貧寒,得一子后擔心影響贍養母親,于是決定埋子奉母。文學家魯迅曾撰文,“高興之余,接著就是掃興,因為我請人講完了二十四個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于先前癡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
“舊‘24孝’太過時了,‘父為子綱’的論調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合肥市民周宜誠說,新的行動標準真是說到為人父母的心里去了,感覺很實在,也很符合社會的現實需要。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