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古村落工作經驗交流會暨第二屆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研討會”于3月20日至22日在梅州和汕頭舉行。一批知名專家、民間人士對當前保護領域內的咄咄怪事直言進諫。
馮驥才:從千城一面到千村一面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因故不能親赴梅州,他在“書面發言”中談到:“在中國城市改造中出現的‘千城一面’文化悲劇,很可能在廣大農村中再現。古村落是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體,它不僅有精美和獨特的建筑與大量珍貴的物質遺產,還有那一方水土創造的口頭與無形的文化遺存。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在村落,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在村落。可以說,非遺的載體在村落里。如果村落蕩平,其文化不就會立即煙消云散?我們十年來所調查、挖掘、整理出來的非遺不又重新面臨消亡,我們不是又回到搶救的原點上?”
宋兆麟:毀滅性政策毀傳統文化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宋兆麟憑著自己長達50年的“田野調查”,認為中國古村落遭遇破壞,與某些地方推行的一些不高明的“毀滅性”政策有關。他舉例道,海南的黎族住在船型屋(茅草房)內,其中保留許多黎族傳統文化,但當地官員認為茅草房太落后,就硬讓他們拆毀茅草房,搬到磚瓦房里住,結果,大量黎族傳統文化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