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城鄉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其比例是3.23:1,西部的一些省份這一比例更高,達4:1以上。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對此作出評論。
主持人:城鄉收入差距比3.23:1,聽到這個數字意外嗎?
周孝正:不意外。因為我們長此以來就關注這個問題,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起點很低,原來城鄉收入差距很大,所以1982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農民可以自理口糧進城,城鄉收入差距迅速減少。1985年達到近代史最好水平,城市1.86,農村1,全世界當時是1.58,我們跟世界水平差不多。農村種植業、養殖業、進城打工都是實體經濟,現在打工收入大概占農民家庭收入一半左右,可是城市有虛擬,房地產泡沫,一漲十幾倍。
有人羨慕城里人收入高,可是有人認為其收入高成本也高。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時,全世界實體經濟大概是60萬億美元,但是虛擬經濟達到6千萬億美元,一百厘米的啤酒一百厘米的泡,但是農民是實體經濟,是那1%啤酒,城里頭可能是99%那個泡,所以這是一個大問題,不光是中國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
主持人:國家一直在采取各種措施提高農民收入,減輕負擔,而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在向農村傾斜,但為什么這么多年,采取各種各樣努力,各種各樣政策縮小城鄉差別,但是差別仍然沒有明顯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