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是一群有理想、有知識、有干勁的年輕人,正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土地上大步行走。超過20萬名的大學生村官,已經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生力量。他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在想什么,他們用雙手和智慧改變了什么,他們的選擇對新時期的青年有什么啟示?新華網特別推出了“為黨旗添光彩——大學生村官講述自己的故事”活動,“村官”們踴躍講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這里我們選擇其中的一部分故事,以饗網友。
2009年7月,張恒強作為“大學生村官”被分配到重慶市忠縣翠屏村。這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但由于是掩映在群山中的庫區,這里的“三農”工作又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不僅交通不便,各種信息的獲取也是溝壑重重。
這不,張恒強一到村里,就遇上了麻煩,被村民們半開玩笑地起了個“諢號”,叫作“張大學”,但沒過多久,大家又都親切地喊他“小張”了。從“張大學”到“小張”,這位“大學生村官”施了什么絕招?我們又能從他的故事中汲取什么經驗?
從“張大學”到“小張”
上任村長助理之初,當上級把我介紹給“兩委會”和村民時,有議論的,有懷疑的,也有拭目以待的。為了更快適應山區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我挨家挨戶地了解情況,與村民交心談心。初來乍到時,他們都叫我“張大學”,后來在交談中,我就跟他們講,我是他們的“學生”,也和他們一樣是這里的村民,如果有什么困難,我都會竭盡全力幫助他們。另外,我還從微薄的工作補貼中擠出一部分來資助困難村民,讓他們真切感受到我像山里娃一樣的淳樸、真誠與厚道。一段時間后,村民們就親切地叫我“小張”了。心靈間距離的拉近,讓我得到了他們的理解、信任與支持,這就是我當好村官的力量源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