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言書建言
讓制造產業的工人階層充實起來、文化起來,并增加他們的城市歸依和幸福指數。
東莞各行業職能服務部門中推出自己的正面人物、典型人物。以一個活生生的正面人物應對捕風捉影、真假難辨的虛假信息。
以包容的心態,真正讓占城市大多數的外來人員感受到城市的親和力,并獲得歸屬感。
這些問題的解決只需要管理治安的公安部門、管理勞動者的勞動部門、管理文化建設的文化部門輕輕地走出一小步或轉變一下思維格局,即可事半功倍,功莫大焉!!! ——網友“黃奇文傳奇”
昨日上午,一篇洋洋灑灑萬余言的網文《東莞形象的破損與重建》出現在東莞陽光網的“莞事論壇”欄目,這篇文章一出現,很快就被版主添加黃鉆予以置頂,一躍成為近年來陽光網最熱的帖子。
該帖的來由則是緊跟本報連日來追蹤報道的“東莞屢屢被網友移花接木,惡意抹黑東莞”話題。
東莞“被黑”原因:
外來工“泄憤心理”作祟
《東莞形象的破損與重建》長文的作者“黃奇文傳奇”認為,東莞被“妖魔化”,肯定是有各方面的因素,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曾經在東莞工作過的或有過不快經歷的外來務工人員的一種“泄憤心理”作祟。在網絡上,東莞有 “性都”、“黃都”、“文化沙漠”等不雅的稱號,對東莞形象造成了傷害。
作者認為,以他的觀察和了解,東莞治安與周邊城市并無太大區別。但社會上有一種從眾的心態,東莞很不幸,被一幫在東莞遭遇挫折的底層人士抨擊后,后面就跟隨了一大堆不明就里的批評者。
建議警方強推正面人物
對此,作者建議,東莞各行業職能服務部門中推出自己的正面典型人物。以一個活生生的正面人物來吸引社會、吸引媒體、吸引網絡,用一個正面的形象應對捕風捉影、真假難辨的虛假信息。
特別把平常警察破案過程中出現的不顧個人安危的典型人物,對公眾進行推介,讓大家更了解警察這個群體。
《東莞形象的破損與重建》長文氣勢恢宏,洋洋灑灑一萬余言。全文分三大部分,涉及到在治安問題突出的環境下,公安部門如何確保有所為、有所不為;勞動部門如何讓勞動者在東莞過得更加體面;文化部門如何搭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環境。
背景:
謠言網帖引發大討論
5月11日,一些知名網站論壇突然出現一篇帖子,標題為“東莞××中學女生被打受辱”。本報記者經過多方了解后,發現這是一篇謠言帖子,圖片中的女生被打的畫面,實際上是發帖者拷貝一起安徽望江縣的新聞圖片。這已不是第一起抹黑東莞的事件。
本報以《東莞你惹誰了》為題,將這起網絡事件由淺入深,深度探討東莞在網絡世界中形象不好的原因,引起了東莞網友及市民強烈共鳴,并由此掀起了目前正在演繹的“東莞正名”網絡活動。
官方意見:網上說法以偏概全
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劉智勇說,自己約20年前來到東莞工作,總是聽外界在傳“東莞治安差”,但他就表示自己20年來在東莞從來沒有被偷過、搶過。“也許我的生活是家和辦公室兩點一線的緣故。”
對此,東莞市公安局副局長盧偉琪昨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就說:“應該講的要講,應該宣傳的要宣傳。這些年我們所做的和取得的效果,群眾都不知道。”盧偉琪認為這些年來公安部門的確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東莞人一向的低調作風”,公安并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傳。
盧偉琪表示,他有意以開放的態度與媒體合作,將公安的業績和正面人物通過媒體宣傳出去,讓更多的百姓知道。
學者:背后有著社會原因
東莞市政協常委、民盟東莞市副主委湯瑞剛:
在“被黑”這個問題上,東莞自身的問題多一些。直觀上來看,這是在出現謠言后,沒有及時地去查證,去更正辟謠,政府還缺乏一套反應靈敏的機制。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城市治理與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何艷玲:
東莞“被黑”的原因有兩個層面。首先,東莞確實有被“黑”的把柄存在。這些年來東莞經濟飛速發展,但政府管理水平卻未能與之相匹配,導致一些社會問題滯留,也造成了社會積怨,給人留下把柄。這也是很多經濟先發達地區曾經或正在經歷的。
東莞“被黑”另一個層面的原因是城市被誤讀。導致這種誤讀的原因又可能有兩個:第一是東莞正面的東西沒有傳播出去。比如,東莞的踏實進取精神是很有代表性,但是可能在傳播上并未得到有效強化。第二是東莞正面的東西被誤解,比如東莞被人詬病的治安問題,據我所知,這兩年東莞治安已有很大改善,但大家可能還是認為東莞治安很差。 (記者陳明、陳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