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點40分,天色陰郁。可杭州525路下沙公交站對面的公廁卻熱鬧非常。
拿著報紙尋覓而來的學生,捧著日用品的熱心市民,還有早就架起了長槍短炮的各路媒體,3平方米的小屋子外,人,絡繹不絕!
大家都在等一個人:本報昨天A8版的小主人公譚嘉雯,今年7歲半,一個與外公(依照當地習俗,女孩管外公叫爺爺)一起住在公廁,卻以滿足的笑容感染了許多人的小姑娘。
離下課正好一小時,譚嘉雯出現了,穿著校服,身體單薄。她一蹦一跳地歡快走來,滿臉都是微博上那張被瘋轉的照片中熟悉的笑意。
可是當她發現,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鎖在她身上時——瞬間,那撩動了微博上無數人心弦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面對關注,小嘉雯“藏”起了笑容
小嘉雯可能是嚇著了,她徑直走到了屋子里,似乎有些懼怕屋外關注的目光與詢問。
對她來說,只有坐在床上的爺爺能讓她覺得熟悉。她熟練地坐上床,那里鋪著一床棉被和一個絨毛玩具。旁邊的椅子上放著一只鍋子,里面還盛著吃剩的粥。
小嘉雯放下書包,把作業本一樣樣地拿出來,轉過頭跟爺爺輕聲細語地交談著。小嘉雯的書包圖案是粉色的美羊羊!斑@只書包是她媽媽在她上一年級的時候買給她的!弊T大伯邊說,邊翻找著她的文具,“鉛筆盒沒有,這些筆都是她自己買的。我每天早上會給她三塊錢買早餐,她有時候就省下來,買文具!
聊了一會兒,她下床拿起床下的小凳子和作業本,來到公廁外的人行道上。這里放著一張破損的舊椅子,海綿從紅色的坐墊下露了出來。小嘉雯收拾了椅子上的報紙,沒有發現那上面正登著她的照片。
她寫得很認真,絲毫沒有被周圍嘈雜的環境所影響。哪怕是記者與她交流時,她仍低著頭,邊寫作業,邊回答,只是速度放慢了些。
鏡頭一直在勸導孩子能再綻放一次笑容,可小嘉雯卻怎么也笑不出來。面對著陌生的話筒,她變得很緊張,“頭發是我自己扎的,衣服爺爺洗,有時候我自己也洗!
只有當記者問起爸爸媽媽,小嘉雯緊張的表情才有了變化,語氣中帶著思念:“想。我很想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弟弟一起在老家生活。有時候就只能跟他們打打電話。”
問起小嘉雯,是否知道許多人被她的笑容感動,她茫然地搖著頭,看向身邊的爺爺!敖洺S袑W生過來,跟我們聊聊天。這幾天特別多!弊T大伯替小嘉雯給這個問題畫了個句號。
記者前天留在桌上的200元,分文未動
昨天,譚大伯的小屋子來過不少客人。“上午,有個民政局的人,過來問我,是不是沒錢買車票回家。我說我有工作的,不是沒錢回家。他就走了。”
中午,有個老師買了一包花卷,送給小家伙吃。下午,譚大伯的工作單位送來了一個水果籃。譚大伯看著籃子里的水果說:“我們水果吃得少,里面有些水果,小家伙看都沒看到過!
“傍晚,有個30歲左右的男的,開著好像叫寶馬的車過來看我們,和小家伙合影,走的時候給了我500元。我說不要,他說‘大伯,沒關系,我很有錢。’”
這期間還有一撥一撥的學生和媒體。譚大伯接待了一天,“今天一點菜都沒了,只有剩下來的一點點粥,5點以后,我想出去買點青菜,但人這么多,我哪里走得開,所以只能光喝粥,再吃點老師送來的花卷。”
譚大伯的電視機柜子邊還放著200元,這是本報記者第一次去他家留下的,昨天依然分文未動擱著。“怎么說呢,我覺得我們現在生活還可以!弊T大伯想了想,淡淡地說了一句,“早上我會給她錢買早餐,中午她在學校吃,就晚上回來吃一頓,這頓一個菜就夠了,大多時候買大白菜吃,小家伙愛吃素,當然肉也喜歡!
班主任眼中的“小嘉雯”,是個不讓人操心的孩子
小嘉雯每天要坐一個小時的車去余杭武術學校上學。班主任郭老師告訴記者,嘉雯在班上屬于那類不用她操心的孩子,“她數學成績在班中屬于中上,語文成績中等,但她很用心!
在老師眼里,她的性格很外向,和所有女生都玩得來。讓班主任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小事:“有一次,我發現她交上來的作業沒做完,就批評了她,沒想到,她還會寫信給我,跟我交流,信里她說以后不會這樣粗心了。”
“在我們班上,像她這樣住房條件差的倒很多,但跟她這樣生活學習條件都不好的很少。其他同學上學放學都是校車接送的,她住的地方沒有校車,她就一個人坐很久的公交車上學、回家。”
該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們
“你想過那種穿得好、吃得好的生活嗎?”
“我現在就是在過這種生活啊!”
這是小嘉雯在前天與本報記者的一句對話。那稚嫩的童音仍在耳邊縈繞,可本報官方微博上這句對話卻已被默默轉發了五萬多次。
有網絡媒體專門開了專題,有網友專門從外地趕去了下沙,有人打進96068熱線說要幫忙……讓這條微博沸騰的是微笑的力量,就像網友“antedigua”說的一樣:即便做好了承受溫馨感動的畫面的準備,還是被這張開朗的笑臉觸動了內心。
有人說,該說謝謝的不是小嘉雯,應該是我們。因為她簡單的笑容,讓我們重新回憶起滿足這個詞的原意。
可記者也感到了不安,采訪中,爺爺不止一次地婉拒了幫助,“我有工作,我可以養活小家伙”。但仍然有人好心地勸解:“不要緊,我很有錢!
正是這種成人式的“善意”讓小嘉雯不知所措地收起了笑容。其實,感動我們每一個人的是小嘉雯笑容中的滿足,卻并不是她清貧的生活,而她自己也并不認為自己過得很苦。
她說:“我們班里還有20多個人都很窮!笨晒蠋熉犃撕笳f,實際情況并不是那樣。小嘉雯并不能理解成人眼里的“富裕”和“貧窮”。
我們不希望蜂擁而來的關心到頭來卻擊碎了孩子純真的笑臉。要知道孩子的想法遠比我們想得簡單,我們以為買昂貴的玩具能博得孩子的歡心,但有時候一張白紙就代表了夢想。
小嘉雯需要的不是同情,更不是過多的物質給予。比起這些,她更需要一個有父母在身邊的完整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