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欣雨在主持婚禮儀式 照片由其家人提供
■現年12歲,已主持過十幾場婚禮
■當年媽媽拜師學司儀,沒想到女兒先出徒
“下面有請新郎官向前一步走,哇!這么高啊,都快趕上姚明了!看他長得,又高、又黑、又亮,儀表堂堂啊……”在一對新人的婚禮現場,來賓被一個可愛的女孩逗得哈哈大笑。雖然個頭僅到新郎官的腰部,她卻是這場婚禮的關鍵人物——— 司儀。
她叫路欣雨。第一次主持婚禮時,只有7歲半,近5年過去了,12歲的她已主持了十多場婚禮了。在濟南婚慶圈,路欣雨被公認為“泉城最小的司儀”。
【出場】小司儀迎來掌聲陣陣
7日上午,記者與路欣雨取得聯系,她和爸爸媽媽正準備去上海——— 受東方衛視之約,路欣雨要去做一檔節目。
路欣雨的媽媽孫學燕,是濟南一家婚慶鮮花店的主人,她將女兒近年來主持婚禮的實況錄像拿給記者看。通過錄像記者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路欣雨的主持風格越來越“老練”。她說:“新娘子穿上這身潔白的婚紗,更顯得純潔、高雅、秀麗、端莊……跟她比起來啊,花不紅、草不綠、蝴蝶不敢飛,蜜蜂都不采蜜了!”隨后,她又模仿宋丹丹的表情和動作,用宋丹丹表演小品時的語氣說:“新娘是柳葉彎眉櫻桃口,誰見了都想啃一口。尤其是我們的新郎官,第一次見面就舍不得人家走!不信,我現場采訪他們一下,這事兒有沒有……”面對這個小司儀,來賓們的掌聲別提多熱烈了。
【出道】母親拜師女兒“出徒”
路欣雨今年上初一,就讀于濟南稼軒中學。
孫學燕告訴記者,幾年前她開了一家婚慶公司,師從濟南知名婚慶主持人高興先生。每天晚上,她都要讓女兒和丈夫當觀眾和評委,練習主持婚禮。“有一次覺得我的表演太差勁,普通話也不標準,女兒就示范起來。她說介紹新人的時候,多用手勢比劃一下,就像講故事那樣,不就好看了嗎?說完,她有板有眼地表演起來。”孫學燕說,母女倆就這樣練習了一個月,路欣雨把主持婚禮的每個環節都熟記于心。當時,孫學燕找到一個馬上要結婚的朋友,剛說出想讓女兒主持婚禮的想法,朋友就連連擺手:“這可是婚禮,萬一出差錯怎么辦?再說,孩子也太小了。”這句話讓路欣雨有些不服氣,她當場就聲情并茂地表演了一段。“看完女兒的表演,他們當場拍板讓她主持。”
孫學燕的師傅高興先生接受采訪時稱:“孫學燕當初拜我為師,沒想到母親沒出徒,反倒把女兒帶出來了。現在,欣雨的水平可要比她媽媽高多了。在悟性、普通話、姿態語言、應變能力、現場操控能力等方面,欣雨這孩子都不錯。只要她喜歡,今后在播音主持方面會大有作為的。”
【出名】給她寬松的成長環境
近幾年來,路欣雨逐漸在濟南婚慶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孫學燕告訴記者:“欣雨天性比較要強,除了婚慶主持,愛好也很廣泛,譬如聲樂、繪畫、舞蹈……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方式就是順其天性,挖掘特長,給她寬松的成長環境,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她。”
孫學燕介紹,在老師們的眼中,欣雨是一個成績優異、多才多藝的好學生。“在王舍人實驗小學上一年級時,她就是學校里有名的故事大王,很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
【質疑】是否會帶來負面影響
采訪中,有市民提出質疑:“婚禮是成年人的事,這么小的孩子,主持婚禮時說出的卻是如此成人化的串場詞,會不會對孩子純真的天性帶來影響?”孫學燕表示:“實際上,我們已替她婉拒了很多婚禮。允許她做司儀,純粹是當成一項愛好來培養,不是讓女兒靠這個賺錢。現在,女兒以學習為主。”
青少年教育專家李琳表示,孩子在讀書期間,應以學好文化知識為主,這是將來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但有些特長,家長、學校應該適當引導,讓孩子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突出其特長能力。
■立刻討論
得知路欣雨的事后,編輯部的多名編輯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現對部分觀點進行摘錄。
正方:“小姑娘太厲害了,羨慕呀。要好好培養,苗子啊。”
“我姑娘也得多培養點興趣出來,日后才有競爭力。”
反方:“小心明星氣太足,影響孩子今后的發展。”
“小孩這么小,價值觀還有待培養,小心拔苗助長。”
中立方:“不用大驚小怪。就把它單純地當成一個興趣,別給壓力,別帶光環,順其自然吧。”
“投資家巴菲特11歲就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比爾·蓋茨13歲開始了計算機編程,發展不都挺好的嗎?少點功利心,多點玩心,順其自然。”
對話欣雨:我想趕超董卿阿姨
昨天,路欣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現出對播音主持的濃厚興趣。
記者:“你請假去上海錄制節目,會不會影響學習?”
欣雨:“回來后,老師和同學會幫我把落下的功課補上的。而且,這種事情不會經常發生。”
記者:“你對自己在婚禮上的主持滿意嗎?”
欣雨:“還可以。我喜歡站在舞臺上,喜歡給人帶去歡樂的感覺。”
記者:“主持婚禮時,有沒有遇到尷尬的場景?”
欣雨:“有一次準備臺詞時,是按照新郎戴領帶的場景設計的,沒想到在婚禮現場新郎沒戴領帶,我只好隨機應變說‘新郎穿著皮鞋,沒扎領帶,但他更帥’。”
記者:“最喜歡的主持人是誰?”
欣雨:“男主持人我喜歡朱軍的風格,女主持人我喜歡董卿。我相信,將來我的主持風格肯定會超越董卿阿姨。” (記者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