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煤礦一礦工在救生艙內。 本報記者 田國壘攝
北京時間10月14日上午8點56分,隨著第33名礦工、54歲的礦工負責人烏爾蘇亞成功升井,智利圣何塞銅礦受困礦工全部安全到達地面。在此次備受矚目的救援中,一個類似于膠囊的命名為“鳳凰”號的救援艙起到了關鍵作用。13日,國家安監(jiān)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監(jiān)局長趙鐵錘稱,此次智利礦難救援的成功對我國礦山安全工作有重大借鑒意義,“救生艙的建設工作將是整個礦山企業(yè)的重中之重。”
據記者了解,在產煤大省、同時也是多年承受礦難之痛的山西,從去年開始已在探索建設和完善井下安全避險設施。其中,潞安集團常村煤礦作為國家首個煤礦新型安全防護設施示范礦,今年5月在主產礦建設了由我國自行研發(fā)、設計的可移動救生艙、臨時避難硐室和永久避難硐室。據記者了解,全國煤礦井下建設救生艙等避險設施的計劃也已提上日程。
這樣的救生艙和避難硐室在礦難發(fā)生時能起到怎樣的作用,能否切實為在地下數百米工作的礦工帶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