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超女快男”再一次躥紅網絡,不過這次并不是因為他們的美妙歌喉,而是他們閃亮的新身份。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2名的譚維維,和2007年快樂男聲全國10強王錚亮,受聘擔任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的消息,成為了大家熱議的焦點。
“超女快男當教授”。 超女快男能不能當教授呢?校方給出答案是:藝術院校聘請明星當教師,有藝術類專業的特殊性。意思是,藝術類院校教學,要達到良好的效果,要有理論方面的基礎,也得有來自一線的實際經驗。像怎么和樂隊合作,怎么感染觀眾?類似這些問題,如果有來自一線的豐富實踐,在教學中會更有說服力。
這個解釋聽起來挺有道理,不過還是有更多的人表示質疑。有網友說了,說到經驗,平時躬耕不輟幾十年的農民伯伯比任何人種地的經驗都豐富的多,可也沒見哪個農業大學就因為種地經驗豐富,就聘請農民伯伯來當教授的。這位網友的意思很明白了:學校就是在打名人牌,搞名人效應。
持這種觀點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所以有人調侃,大學不僅需要大師,也需要大腕。他們還舉出很多的例子,比如,一些大家熟悉的明星大腕:唐國強是南開大學文學院的兼職教授,周星馳是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趙本山是國防科技大學客座教授,還有來自韓國的明星張娜拉是北京華嘉學院的副教授。還有,成龍是北京大學影視編導的“特座教授”。這兒出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新詞,別人叫客座教授,而他叫特座教授。另外還有很多名星,比如曾志偉、李湘……
這些“教授”有特座的,有客座的,還有兼職的,另外還有榮譽的,它們有什么區別呢?
它們有什么區別,估計一般人都弄不明白,也很難弄明白。可是我還是想知道,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大學教授呢?換句話說,現在的大學評選教授,有沒有一個標準?即便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提拔,是不是也得有個尺度呢?還是說只要是腕兒就行?
對教師來說,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這首先是教師的職責所在。如果光考慮老師的名氣,而把學校的教學質量,學生的感受放在后面,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明星不是不能當教授,但既然有了“教授”這個神圣的稱號,就要負起責任來。尤其是明星教授,也許更要注意平時的言行。畢竟學校不是舞臺,教學也不是走秀趕場。還是盡量把專業方面的經驗多多地和自己的后輩們分享吧,這樣才不負“教授”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