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孩奴”折射大城市生活壓力
在北京工作的網站編輯王文蕾今年28歲。親友們催問是否打算生孩子,她馬上表決心,“要!我們雙獨夫妻,可以要兩個!”對方松一口氣,笑問什么時候要,答案馬上含糊起來,“一兩年吧”或“三年內吧”。但這些話從未兌現,一說起生孩子,王文蕾總是先算賬:房子不夠住、保姆太貴、幼兒園更貴……
這不是王文蕾一個人的顧慮。一個備受爭議的觀點是,年輕人已是“房奴”加“車奴”,如果生了孩子,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就成了“孩奴”,“一輩子活在奴隸社會”。更有人在網上發帖高調宣稱,自己是“窮二代”,不想再生出一個“窮三代”,引來三十多萬次閱讀,四千多人回復,其中不乏贊成之聲。
在30年前的“年輕人”眼中,現如今年輕人的這套論調很可笑:月薪數千元,卻嫌窮而不生孩子,犧牲天倫之樂?對王文蕾的父輩來說,再困難的時代也過來了,生個孩子的成本就是多雙筷子。甚至在10年前,更保守的社會價值觀念中,“丁克夫妻”也被視為個人選擇,不會引發如此激烈的討論。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在生兒育女之前,竟考慮起成本來。但“沒錢”并不是他們惟一討論的問題。
“窮二代”不想生出“窮三代”
懸梁刺股、孔融讓梨、曹沖稱象。這些王文蕾一代“80后”童年時耳熟能詳的小小偶像,如果放在這個時代,馬上會被貼上新標簽:窮二代、富二代、官二代。人們對財富和地位的“世襲”現象如此敏感,以至于影響了對未來的想象——“窮二代”是否應該生出“窮三代”。
7月30日,自命名為“來世不嫁窮男”的網友又在天涯上發帖:“已經生了“窮三代”的“窮二代”,你們對得起你們的孩子嗎?”
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發此類帖子了,此前的一番言論更是引發議論無數。據說,她和丈夫是“因愛情而結合”的大學同學,丈夫月薪2500元且工作不穩定,還要做近20年的“房奴”,因此她認為,生孩子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與其讓我的孩子一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我倒寧愿不讓他來到這個世上。我們已經是"窮二代"了,孩子成為"窮三代"的可能性絕對在95%以上。”
那篇以“我不想給月薪2500的窮老公生孩子,我錯了嗎?”為題的帖子,對中國傳統價值觀和生育觀近乎挑釁。然而,在謾罵、嘲諷和憤怒的情緒中,竟不乏支持之聲。甚至直到發帖兩個多月后,還幾乎每天都有人回帖。
7月31日,有人頗為認真地贊成道:“沒有充足的能力給孩子提供所需的物質時,別生……(孩子)不是喝西北風就能長大的。”
7月28日還有人跟帖說:我是男的,現在沒房沒車沒存款,我很多同學都是這樣,所以一直單身,與其現在結婚以后操心,不如有錢了再找。
還有帖子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生存。懷孕生子意味著我要失去現在的工作,老公的收入也僅夠還房貸,我總不能喝著西北風去懷孕生子吧?孩子生下來,我更是沒有精力去帶孩子,現在不加班加點的工作已經很少了。”
“窮二代的處境,可以通過蟻族之類的生存狀態了解一二。”署名“石兆”的評論者表示,“窮二代”的生活是件可以過下去、但活得相當痛苦的事兒。工資收入一直也跑不贏飛漲的物價;他們與父母兩代人都被房地產綁架了,不僅付出全部積蓄,還要背上多年的債務才能有屬于自己的棲身之所;未來并不確定,每個月的收入要精打細算才能支付,一旦沒有了目前的工作,連緩沖的積蓄都可能沒有。
“了解這種生存狀態之后,也就不會責怪為什么有些極端的窮二代不想要孩子了。”他說,“這是一個是否具有希望的問題。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是窮二代,生下孩子就會是窮三代,自己努力工作卻一生匱乏,甚至孩子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固然是有點悲觀,但誰又能說這不是一部分的社會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