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醫院為謀取暴利而開始使用分子篩裝置自制氧氣,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醫院自制氧純度僅50%-93% 暗藏隱患
近段時間,工業氧冒充醫用氧等問題不斷被曝光,醫院用氧的質量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報記者近日從廣東氣體協會主辦的醫用氧專題研討會上獲悉,長期以來醫院存在醫用氧、分子篩制氧兩種氧氣并存的局面,但對氧氣純度的要求卻不一樣,存在較大監管漏洞,且越來越多的醫院為謀取暴利而開始使用分子篩裝置自制氧氣,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問題一:工業氧冒充醫用氧
前段時間湖南發生的醫院用工業氧代替醫用氧事件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本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場發現,由于我國對醫用氧的配送和使用環節缺乏監管,使醫用氧的經營處于一種無序狀態,工業氧冒充醫用氧的發生幾率仍較高。
據悉,在我國,醫用氧的生產企業須投巨資進行GMP生產改造,通過認證后產品才能上市,工業氧則沒這個要求。另外,醫用氧必須對雜質進行檢測,一旦雜質超標,就不能出廠,而工業氧則沒這方面的要求,因此市場上醫用氧的價格往往是工業氧的兩三倍。于是國內一些經銷商就打起了用工業氧冒充醫用氧的主意。
“如果是用鋼瓶裝的氣態氧更危險。”廣州一位姓鄧的醫用氧企業老總稱。氣態氧容易產生水分,導致鋼瓶容易生銹。裝醫用氣態氧的瓶子國家規定都是要定期檢測含水量。而工業氧的瓶子則沒有要求,病人如果吸入用裝工業氧的生銹瓶子裝的氧氣,可能會把一些銹吸進肺部,導致肺氣腫。
“我們很想將生產出來的瓶裝氧氣直接供給醫院,但很多醫院都喜歡用經銷商的(因經銷商會給回扣),我們的瓶子出廠后,經銷商會不會回收了瓶子再充進工業氧就不知道了,可能瓶子上打的是醫用氧,里面裝的卻是工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