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6月13日電(記者 段博 馮國)6月13日是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下午1時,考古人員開始對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發掘,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來的第三次考古發掘。
在考古發掘開始后,記者在考古工地現場看到,在原來已揭示出來的大部分火紅色的棚木痕跡之外,木灰隨處可見,一部分陶俑、陶馬的殘件,秦代之后的一個墓葬等都呈現在眼前。
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據介紹,最早發現的一號坑東西長230米,寬62米,距地面深約5米,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是目前發現三個俑坑里最大的,目前僅發掘了三分之一。
秦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琪介紹說,此次發掘是秦俑館考古隊首次獨立發掘,工作區域位于一號坑中間偏北位置,發掘面積是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的200平方米。
1978年到1985年間,陜西省考古所秦俑考古隊對一號坑進行了兩次大的發掘,出土陶俑1087件。
秦俑博物館不久前已取得國家文物局的考古發掘資質,從能力上來說具備了對出土文物的保護能力。相比幾十年前的前兩次發掘,本次發掘將有可能揭開許多未解之謎,比如,一號坑中到底有沒有將軍俑等,原本彩繪的兵馬俑會不會保存如初?這些都讓人充滿期待。
考古專家、秦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袁仲一最早提出“一號坑應為軍陣”的觀點。根據已往的考古發掘資料,秦兵馬俑一號坑是一個東西向的長方形坑,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墻間隔,估計一號坑內埋有約6000個真人真馬大小的陶俑。專家推測,這個坑的俑陣排列象征由步兵和戰車組成的矩形混編部隊。
袁仲一說:“考古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號坑今天的發掘能否出現重大發現,一般情況不可能。總體而言,它可以推進秦俑布局、秦俑類別、秦俑坑性質等的研究,同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