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1月10日電(記者左元峰、熊潤頻)安徽壽州鑼鼓有“會說話的鑼鼓”之稱。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農民歌會中,由80人同臺表演的壽州鑼鼓是重頭戲,然而在風光背后,作為第一批入選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瑰寶,現實中的傳承卻成了難題。
壽州鑼鼓由淮河地區傳統的鑼鼓譜精華改編發展而來,成鼓聲音清脆、洪亮,聲播數里,是楚文化的一支奇葩,在沿淮地區獨一無二,它從安徽演到上海國際旅游節和上海全國農展會,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壽縣文化館館長、壽縣農民鑼鼓隊領隊馮惠德介紹說,參加本次農歌會表演的壽縣農民鑼鼓隊的80人中,有一半的隊員是“臨時工”。“事實上,鑼鼓隊平時的隊員只有40人左右,因為這次大型表演需要的演員人數必須在80人以上,縣里雖然并不富裕,但是依然很支持,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到處征召額外隊員。”
壽州鑼鼓編排教練姚宗珩也坦言,年輕人外出打工是造成壽州鑼鼓后繼乏人的主要原因。“如今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到城市去打工了。他們在城市呆久了,生活和思維方式都有很大變化,對鑼鼓也就沒有了興趣。如今,縣里基本上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還喜歡鑼鼓,玩鑼鼓。”
朱志剛認為,正規、專業化是其發展的必然方向。“必須要有一支人員相對固定的隊伍,大家就一門心思干這個,作為一種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