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任性填:警惕“退檔”風險,呼喚“一檔多投”
根據高考改革方案,今年我國31個省份全面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投檔,一些地區的錄取方式因此出現變化,例如北京從“小平行”走向“大平行”,廣東第一平行志愿組的院校從3個調整為5個,貴州則增加了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
業內人士認為,新的志愿填報模式為考生提供了更多選擇,減少了在某個分數段考生的未錄、漏錄情況,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風險,需要考生和家長在填報時格外注意。
業內資深人士左海文告訴記者,實行平行志愿會造成投檔到高校的考生分數“扁平化”,即被錄取考生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分數段內,名校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以北京為例,現在所有考生成績甚至是排名都“清楚明白”,本科一、二、三批都是平行志愿,考生可分別填報6所高校,志愿填報就很可能撞車。
北京東城區高招辦主任劉景艷表示,從已經實行知分、知線、知位次填報志愿的省份錄取情況看,特別容易出現同分數段考生扎堆填報部分院校的情況。“考生在志愿選擇上盡量避免都是熱門學校。”
專家分析稱,一旦出現集中報考某個重點院校和某個熱門專業時,可能許多考生的志愿就無法得到滿足,要想不落選,只能依靠調劑錄取。
“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將直接影響到能否被錄取,這是今年實行平行志愿填報地區的考生在填報中最需要關注的一點。”中國人民大學招辦主任李向前說,過去不服從專業調劑,退回去第二、第三志愿還可接著錄,但實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在每個批次只有一次被投檔機會,如果被退檔,不會再補投到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錄取機會。
“在填報時一定要拉開一定梯度選報專業,不要全報熱門專業,可根據‘沖一下,穩一下,保一下’的原則,以增加錄取機會。”北京郵電大學招生辦主任王建坤說。
不少高校招生辦負責人表示,從總體來看,不管是順序志愿還是平行志愿,目前各地實行的都還是“一檔一投”的模式,要想真正降低考生落選風險,還是要探索實行“一檔多投”,依據考生志愿將檔案同時投放多所高校,增加高校和考生雙向選擇機會。
據悉,今年教育部已下發文件,鼓勵有條件的省份探索“一檔多投”錄取模式,目前我國已有部分地區高校開始試點,期待摸索出更科學、合理的錄取方式。
競標式填報:好專業不如好學校?這幾天,讓江蘇理科考生小劉糾結的是,他考了357分,在全省排名18000多位,分數比一本線高出13分。他打算報考一所211大學,但參考往年分數,很可能剛剛達線,選不了好一點的專業。反復權衡后,他還是優先選擇了意向中的大學服從專業調劑。
很多考生遭遇到了和小劉一樣的糾結,他們普遍對大多數高校和專業的認識很膚淺,就索性選擇分更高的學校,不浪費分數。記者也發現,在信息不對稱下,一些考生、家長在填報志愿中有點類似經濟領域的“競標”,且普遍存在“重學校輕專業”心理。
“當然應該選擇比較好的學校,專業是次要的。”北京考生家長傅求真的觀點頗具代表性,“好的學校專業都差別不太多,如果專業不理想還可以換專業,但要跟孩子興趣點結合,如果孩子不喜歡也不能勉強他。”
好專業真的不如好大學?“填報專業時一定要考慮孩子的興趣,不要盲目選擇名牌大學,也不要考慮哪個專業更熱門更賺錢,這些都是不理性的。”李向前說,如果選擇專業不合適,以后孩子學習跟不上,會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希望家長能長遠考慮。
“大學陪伴4年,專業伴隨一生。”南京財經大學招辦負責人甘諾認為,報志愿“重校輕專業”現象非常普遍,這一方面說明有些家長認識有誤區;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我們對高校的評價畸形,一味貪大求全,沒有突出專業導向。“一些用人單位招聘時高校分成985、211等三六九等,也加劇了考生家長追逐名校的傾向。”
南京師范大學招辦副主任王楨說,在填報志愿時,很多人抱著“不浪費一分”的想法,盲目追求名校,無形中加大了報考風險。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