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誕辰日(9月28日)可能要成為教師節了。國務院法制辦5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對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四部法律相關條款進行修訂。意見稿中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目前,9月10日“教師節”已延續了29年。
2004年一政協委員提出呼吁
近年來,將教師節日期調整至孔子誕辰日的呼吁不時傳出。2004年,傳統文化專家、時任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呼吁,以孔子誕辰日作為教師節日期。經研究測算,孔子誕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
2006年教師節期間,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曾回應稱,教育部已注意到了教師節改期的呼聲,但未進入論證階段,“把9月10日定為教師節已經有20多年,這個日子目前深入人心,不應隨意更改”。
隨后中國人民大學等研究機構也提議,將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人大孔子研究院院長張立文解釋說,近代以來,孔子成為文化爭論的焦點,反孔子一度成為時髦。上述提議體現今人對傳統文化的理性態度和尊敬程度。
孔子誕辰日期在學界存爭論
據新華社報道,也有一些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山東省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王瑞認為,9月10日作為教師節在人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無需更改。此外,還有人認為,將9月28日認為是孔子誕辰日缺乏依據。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表示,學界存在爭論,如果細算“9月28日”日期確實有些問題,但這早已約定俗成。
截至昨日19時,相關網絡調查顯示,近17萬人參與者中,超過65%對將孔子生日作為教師節表示支持,理由是“避開開學季,老師能真正享受節日,又是孔子誕辰,名正言順”。但也有30%左右的人表示反對,認為“僅是日期調整,形式多于意義”。
■ 由來
女老師被打促9·10教師節設立
關于中國尊祀孔子的歷史,傳統文化專家李漢秋表示,以孔子為教師節的形象代表源遠流長,據專家考察,中國尊祀孔子的制度化與公元同起始,即從公元1年開始。
中國臺灣、香港地區以孔誕為教師節
宋徽宗時,孔子已成為學校中釋奠禮的中心。1939年民國政府相沿確定以農歷八月二十七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后來換算為陽歷是9月28日),至今在中國臺灣、香港地區以及馬來西亞、美國的加州等都以孔誕為教師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1951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曾宣布“五一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執行的結果是教師節沒有了。
而1982年的女老師被打事件的討論,直接引出了民間關于建立教師節的最早倡議,成為建立教師節的前奏。
當時還是“文革”結束不久,在有的人看來,教師仍是“臭老九”。被打的一名女教師于學榮受訪時回憶,當天,學校組織看電影,一位女教師燙發引起村民的不滿,就有人踢打她們。
縣里在事發40多天后將打人者王興寬拘留。但15天后,王興寬又被釋放。于是有人以“焦文駟”的名義投書《光明日報》,希望為被打的3名女教師伸張正義。
1982年6月24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名為“焦文駟”的讀者來信和記者調查,揭露了北京懷柔縣黃坎公社社員王興寬、王桂義等人辱罵毆打吉寺小學三名女教師范秋蘭、于學榮、劉鳳珍的事件。
國務院定9·10教師節考慮新學年開始
鄧小平同志對報道表示關注,他指示辦公室工作人員轉告北京市委,要抓緊處理。
終于,1982年7月,懷柔縣法院開庭審判了王興寬父女毆打3名女教師案件。
此案引起社會對教師地位的關注。天津南開中學教師田家驊提出了建立和確定教師節的建議,來信刊登在《光明日報》1982年7月20日第二版。
1985年1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一致通過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定在此日期,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
■ 相關新聞
身份證“加一位”將成學籍號
全國版的中小學生學籍號,擬采用19位編碼,其中以18位身份證號為核心,前邊加上1位代碼。日前,教育部表示,為確保中小學生學籍的唯一性,我國將建立全國統—的學籍信息管理制度,實行全國學生“—人—號”,全國統—編碼,終身使用。
根據教育部了解的情況,全國版的學籍號編排規則最終可能會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針對絕大多數已經擁有身份證的學生。學籍號共19位,18位為學生本人的身份證號碼,前邊再加上一位代碼,共19位。第二種是針對外籍學生、因各種原因缺失身份證的學生,或將依據身份證規則重新編排出一個18位碼,再在前邊加上一個代碼,同樣為19位。根據教育部規劃,這一學籍管理系統于年內全部建成,并實現全國聯網運行。
據介紹,教育部將出臺生成規則,原則上基礎教育(含學前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均依據身份證號為基礎進行統一編碼。學前教育階段已采集學生信息的,升入小學時仍沿用已有的學籍號。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