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仲義(右)生前和受資助學生在一起。(資料圖片)
3月31日上午,在江蘇大學教工之家會議室,一張遺像,一張桌子,一副挽聯,哀樂低回,肅穆莊嚴。
遵照邵仲義家人的囑托,追思會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一如老人勤儉樸素的一生。聞訊趕來的受助學生獻上一朵朵白花,表達對“愛心爺爺”的無盡思念。
“生前勤儉關愛學子情深意切,身后捐軀造福人類博愛奉獻。”樸實無華的挽聯,道出了逝者邵仲義令人感動的一生。
一次捐助50萬元,買個青菜卻貨比三家
81歲的邵仲義是有名的“愛心老頭”。他一生未婚,孤居一人,生活樸素而簡單,一直租用單位50多平方米的公房。2007年,收到了一筆50萬元巨款,老人做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決定。
“那是一筆報恩款,我們每個兄弟姐妹都收到了一份。”邵仲義的弟弟邵淵說,報恩款是2007年遠在加拿大的表哥匯給他們的。表哥在戰亂時期無事可做,邵仲義的母親拿出陪嫁的一枚戒指資助其赴香港謀生。感恩于姑母的恩情,表哥匯給了他們兄弟姐妹每人7萬美元。“哥哥生活并不富裕,本來可以很好地改善生活,他卻決定全部捐出來。”家人都非常支持這個決定,因為他們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樂善好施,報恩款這樣用最能體現它的價值。
在和學校相關部門聯系后,邵仲義設立了“愛生助學金”,專門用于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他曾經一再強調,“把報恩款用在學生身上,是我最大的欣慰。我不圖學生的任何回報,唯一的期望就是他們學有所成,將來能夠回報社會和他人”。老人十分低調,一直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名字,受助的200多名大學生至今不知道是何人幫助了他們。
邵仲義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并發癥,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江蘇大學退管處處長湯靜霞年初曾經建議他到養老院生活,聽到每個月1710元的費用后,邵仲義說了聲“我再考慮考慮”,便沒有了下文。
“校園里賣菜的小販對邵老師挺有意見,都說這個老漢太摳了。”湯靜霞告訴記者,“小販們都說邵老師挑三揀四,買個青菜都要貨比三家。”他們卻不知道,邵仲義每兩個星期都要把學生喊來家里改善伙食,滿滿一大桌菜老人常常提前兩三天就要準備。他們還不知道,學生每月300元的資助標準,到了邵仲義這兒,總是拔高到400元甚至500元。
“爺爺對我們太好了,經常叫我們到家里吃飯,吃剩下的菜就放在冰箱里自己慢慢吃,好長時間都不舍得扔掉。”學生羅新傷心地說。在邵仲義家記者看到,空空如也的冰箱里擺放著發霉的腌豇豆,放衣服的箱子還是解放前的,廚房里鐵殼的熱水瓶已經長滿了銹,看起來很舊。“東西都舊得不能再舊了,除了電腦和電視機,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東西。”邵淵和家人在收拾遺物時,非常感慨,“他對自己太苛刻了,卻一生都在做著善事。”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