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是一片很大的天地”,這句略帶政策號召意味的話,從“80后”全國人大代表馬瑞強的口中說出,顯得生動質樸。名校博士“回鄉種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他用行動詮釋著這句話。
在內蒙古代表團駐地,記者見到了馬瑞強。首次參會的他,似乎還不太習慣從“地頭邊”到“鏡頭前”的角色轉變,但過去的三年中,戲劇性的角色轉變卻成了他“小有名氣”的一個重要原因。
年僅30歲的馬瑞強,2010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本有著中牧集團這份在眾人眼中的體面工作,但懷揣理想的他,盡管自稱“抉擇最難”,最終還是選擇了回鄉創業,從“零”做起。
“作為一名農民的兒子,我真的是喜歡農業,熱愛農業。”他坦言,這是自己選擇“回鄉種地”的最大原因。
“此外,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等現象日益嚴重,農村的很多事情,確實需要有人去做。”除了這份擔當,促使其回鄉創業的還有一些現實因素,對此,他也是直言不諱,“近年來,國家對農業的投入越來越大,農業方面本身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他回憶說,“回鄉種地”這個決定曾遭許多非議甚至嘲笑,自己的父母起初也是非常不理解。但對于從博士到“農民”的這種角色轉變,他自己顯得很淡定,“我覺得挺好,過得很充實,也很踏實。”
敲開其創業大門的是一種并不為眾人所熟知的農產品——水果玉米,在試種看到市場潛力之后,馬瑞強便與當地村民一道成立了專業合作社,他認為這是踐行“帶鄉親共同致富”的上乘之選。目前,該合作社成員已達到300多戶,種植面積3000多畝。
對于未來,他說,希望把合作社這個模式,做得更穩定、細致、具體一些,做好“模板”后,再復制到全國其他地方。他說,以后將長期“與農為伴”。
馬瑞強告訴記者,因為“博士種地”的緣故,他在市里算是“小有名氣”。但當時聽聞自己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消息時,還是非常驚訝和激動。“不過現在感覺更多的,則是責任和壓力。”首次參會,馬瑞強告訴記者,自己將會比較關注三農問題和就業創業方面的問題。
“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是行政事業單位,也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只有穩定。”他說,希望將這句話送給所有準備創業或正在創業以及找工作的人。他認為,人生的過程應該豐富多彩,人生的意義在于充滿挑戰。
“豈能盡如人愿,但求無愧于心。”這是馬瑞強網絡簽名里經常寫的一句話。盡管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非議,但他說,再有多苦,也不能消滅自己對理想的堅定。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是否意味著成功?”還沒等記者問完,馬瑞強就連忙插話,“現在說成功,太早了。”而今頭頂“全國人大代表”光環的馬瑞強,并沒有太多的滿足,坦言自己“剛上路”。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