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哈爾濱市舉行環衛系統公開招聘人員培訓結業式,448名面向全國招聘的事業編制環衛工人正式走上清掃保潔作業一線。據了解,本次公開招聘最終錄取的448名環衛工人中共有7名研究生,培訓結束后他們將正式走上環衛工作崗位。一名落榜的研究生說,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制里。
一個看似顯而易見的道理是:大街需要人掃,糞也需要人淘,職業不分貴賤,環衛工作也需要知識和創新。這些大學生如果不是沖著編制去的無可厚非,但從媒體的報道看,他們并非真喜歡清潔工作。
錄取者已開始上崗,來往的行人不會探究這身工裝背后的研究生學歷。蹭蹬十數載獲得高學歷,然后去找一份“好”工作,這算是一件很功利的事情嗎?毋庸諱言,也無需遮遮掩掩,大多數人讀書不過是為了讓個人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更直白地說是一份好工作。
而環衛工職業拿什么吸引“碩士”?顯然是編制。雖然環衛工目前的待遇只有1500元左右,如果能順利考入,在工作三年后,如果管理崗位出現空缺,將有可能調整到管理崗位,這是更大的誘惑。如此直白的心理表白,可見每一名碩士心中都有一個小算盤。
或許,這是一個守成的時代,而不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英雄情結已經遠離了年輕人。或許,階層固化的社會日趨保守,社會缺乏改革熱情,也沒有為年輕人自主創業創造出好的條件。年輕人輸不起,自然不敢放手一搏。相反,無論是政府還是國企,巨大的穩定感以及背后的紅利吸引著年輕人。進入這個體系是一種待遇,在這個體系之外,就業、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又是另外一個天地。一些人發出“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制里”的感慨也應該被理解。
一直以來,中國致力于打破鐵飯碗的改革一直在進行,“編制”仍受年輕人追捧,一方面說明,當前利益分配機制仍有問題,人事制度改革需要繼續深入,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亟待糾偏。另一方面,社會觀念走回頭路的跡象令人憂慮,一個年輕人說他愿意死在編制里,那么一個國家呢?(錢兆成)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