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舉辦的青年與兩岸發展研討會6日在杭州召開。(中國臺灣網 李杰 攝)
中國臺灣網7月7日杭州訊 (記者 李杰)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6日在杭州舉辦了一場青年與兩岸發展研討會,論壇主題為“青年與兩岸未來”,來自海峽兩岸的十余位青年專家學者,就臺灣局勢與兩岸關系、臺灣青年與認同、國際局勢變動背景下的兩岸關系、兩岸海洋問題合作等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教授張文生發言指出,臺灣經過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的政治社會轉型,分離主義思潮泛濫,使臺灣青少年的政治認同呈現疏離化傾向。增進臺灣青少年的中國認同應從多方面著手,如營造良好的兩岸交流交往的大環境,加強兩岸青少年在各方面的交流,促進兩岸青少年政治社會化過程的相互融合等。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表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一直被譏為“空心菜”,事實上這是蔡英文的一種策略,即在不失去兩岸議題主導權的情況下,盡量在兩岸政策上保持模糊和拖延的態度。這種模糊態度本身具有堅持固有“臺獨”立場并拒不調整的意涵。
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博士后李文藝指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已經成為其罩門,轉型難,但不轉型更難。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局面,使得民進黨阻滯兩岸關系發展的政策面臨巨大壓力。但是民進黨要放棄“臺獨”黨綱、改變其傳統論述又面臨基本支持者流失、政策無法與國民黨區隔的危機。
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許川則對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論作了分析,指出蔡英文除了沒講清楚“兩岸現狀”是什么、為什么及怎么辦的問題之外,更關鍵的是在于其從根本上否定了“兩岸同屬一中”的法律依據與事實存在。
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教授孔小惠表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的南海主張,延續了民進黨南海政策,又受到來美國的外部壓力,若2016年蔡英文執政,兩岸關系未來的不確定性更增添了其南海政策的變數,蔡英文南海政策可能產生讓人擔憂的后果。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凌斌指出,不久前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兩岸關系新論述,展現了善意與新意,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與模糊之處,如對“一個中國”的表態比較模糊,刻意強調兩岸政治分歧,不愿正面回應“九二共識”等。未來大陸仍會對其“聽其言,觀其行”,雙方想要真正建立互信并維持良性互動關系并非易事。
重慶兩岸經濟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趙金文認為,當前國民黨外憂內患日益嚴重,改革轉型艱難。民進黨內部整合態勢逐步加強,以“地方包圍中央”實現長期執政的意圖明顯。島內第三勢力、青年群體政治參與日益活躍,臺灣政治格局已經進入新的轉折時期。
來自閩南師范大學臺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吳鳳嬌在會上發言指出,兩岸制度性經濟合作前景面臨很多不確定性,面臨多重挑戰,如兩岸已簽署協議的實施成效不彰、互信不足、島內政治政黨紛爭、亞太經濟新秩序調整等。
來自臺灣的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唐欣偉則從中美實力的對比變化入手,探討了中美兩國在臺灣問題等方面可能面臨的利益沖突及發展趨勢。
[ 責任編輯: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