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4月17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文化主管部門將推出影視音人才旗艦計劃,擬5年內花115億元新臺幣有效培育相關人才。臺音樂圈對此持不同意見,大多認為其把流行音樂想象得太簡單,“出發點雖好”,但證照制度對于業者來說,“沒有實際幫助”,音樂圈良莠不齊,證照制度推出需教育先行。
據報道,臺灣文化主管部門擬將率先推出流行音樂人才職能基準認證制度,未來將透過上課、受訓來完成認證,最快明年實施。臺“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張崇仁表示,影視音業界反應人才難尋,才借由職能基準與證照來協助產業運作,未來發證照前會先建制職能基準,比如錄音技巧內容等,讓外界對這些專業有客觀的評量標準,再經上課、受訓等,取得證照。
對此,臺流行音樂圈卻有不同看法。資深音樂人倪重華說:“沒有建立教育制度,如何推動證照制度?”目前沒有流行音樂教學系統,只有古典音樂相關科系,未來就算要在大學開設流行音樂課程,也要有博士學位才能任教,而流行音樂界的人才大多沒有高學歷,任教機會不多。他認為,文化部門把流行音樂想象得太簡單,又不是早期的歌星證,會唱歌的人就可以去考。
滾石唱片副總謝婉萍說,證照制度對業者來說,“沒有實際幫助”,也沒有必要,除非是外行人來開唱片公司,才會需要看證照作為參考信息。喜歡音樂總經理陳子鴻認為,出發點是好的,只是執行方式仍有討論空間;但若是詞曲創作人則很難落實,“圈內都是看作品好壞。”
作詞人、華研企畫統籌施人誠也認為,若以認證方式考核創作人,“乍聽之下怪怪的”,若是錄音師、混音師等,比較可行。
饒舌歌手大支說,臺灣目前是“學徒制度”,大部分的人自行拜師學藝,靠自己闖出名聲,國際上有專業教授饒舌的學校和認證制度,對臺灣要推動相關方面認證“樂觀看待”。(中國臺灣網 普燕)
[ 責任編輯:普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