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4月14日消息 針對日前島內爆發的反服貿聲浪,臺灣“今日新聞網”今天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陳先才的評論文章指出,如果單從近期島內政局發展以及年底的“七合一”選舉而言,此次運動對民進黨的聲勢或有一定程度的拉抬效果。但從長遠而言,特別是對2016年臺灣“大選”而言,民進黨未必有利,反而在兩岸政策上的困境將更為加重。
文章分析指出,兩岸政策一直是民進黨的最大軟肋,2012年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由于兩岸政策論述非常保守,而不敵謀求連任的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最終落敗,從而使民進黨繼續在野。敗選后的民進黨內部也開始對其兩岸政策進行反思,黨內主流民意也意識到兩岸政策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后一里路。包括蔡英文、蘇貞昌等民進黨政治人物也多次表態要加強與大陸的互動和交流。
但由于民進黨始終沒有放棄“逢中必反”的意識形態,從而使民進黨始終無法與大陸建立起良性的互動情境。本來此次兩岸服貿協議是民進黨與大陸進行互動的最佳時機,畢竟臺灣進入選舉季,離2016年也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了。民進黨如果想為2016年重返執政掃除兩岸障礙,則理應在服貿協議上對大陸釋放某種程度上的善意。事實上,這種善意對民進黨而言絕非什么難事。然而民進黨并沒有抓住機會,本來也不想抓住機會,反而鼓動臺灣民間社運團體大肆反對服貿。是故,本來與大陸就嚴重缺乏互信的民進黨,不但坐失與大陸互動的契機,而且也使其未來兩岸政策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一是民進黨在反服貿議題上不斷加碼,只能說明民進黨對改善民共關系毫無誠意,民進黨仍然持“逢中必反”的意識形態邏輯,此舉不但對民共積累互信無益,而且只會增加雙方的隔閡,增強雙方的不信任情緒。
二是在臺灣進入“七合一”選舉以及2016年“二合一”選舉的敏感時期,民進黨為了選票考慮不斷操作兩岸議題,此舉無疑加深了大陸對民進黨的疑慮,畢竟這種情形在陳水扁八年執政時期屢屢發生,并對兩岸關系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傷害。對于大陸而言,當然不愿意看到民進黨為了選票算計而大肆踐踏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局面的出現。
三是民進黨在此次反服貿運動中的作為也對未來民共互動埋下了嚴重的隱患,特別是惡化了民進黨2016年參選人的兩岸政策調整之困境。畢竟兩岸議題仍然是影響臺灣“大選”的重要因素,當前民進黨在服貿議題上越是負面操作,只會使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困境越陷越深,無法動彈,屆時候選人如果要想突破兩岸困境,恐怕將要付出更多的政治代價與政治成本。在民進黨兩岸氣氛仍然相當保守、兩岸政策分歧非常嚴重的情勢下,候選人能夠作為的空間相對有限,當然不利于民進黨2016年之選情發展。(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 責任編輯:王思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