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2月31日消息 臺灣《聯合報》12月31日刊發社論文章《從拖泥帶水的一年反思“臺灣病”》。文章稱,2012年,臺灣地區以馬英九得票過半贏得連任揭開序幕,但卻隨即以其民意支持度驟降至18%以下苦苦撐完一年,可以說是一章險惡的啟示。這條直線下墜的拋物線,與其說是馬英九個人魅力的消褪,不如說是臺灣“自滿年代”的終結:80年代的經濟奇跡和90年代的民主傳奇,經過多年揮霍,至此已風光殆盡。
而2012年,“臺灣病”讓世人所識。所謂“臺灣病”,就是臺灣的問題已不止于民主政治的停滯,還表現在經濟體質的耗弱,乃至社會階層及世代落差的凸顯。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因果錯雜的集體癥候群。那么,究竟該怎樣反思2012年的“反思病”呢?
摘編文章內容如下:
2012年,當臺灣朝野為了證所稅、美牛風波、油電雙漲等幾個并不復雜的決策而混戰,殊不知,景氣連十藍,GDP增長率預測值從4%降到1%才是民眾更大的噩夢。當國民黨、民進黨兩黨為了2年后乃至4年后的選舉各自盤算時,殊不知,臺灣更殘酷的現實是經濟轉型無力、所得不進反退、年輕世代失落,都已逼在眼前。
馬英九在第2屆任期前半年,就遭遇到民意如此無情地質疑和否定,對他本人和當局而言都是一記當頭棒喝。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兼執政黨主席,馬英九果斷不足,不但無法說服在野黨,就連同黨籍民代或縣市首長都不斷挑戰其領導權威;這導致了共識無法凝聚,決策難以貫徹。馬英九如不改善其統御領導策略,未來3年半恐亦難以成事,民眾也將更無所適從。
換一個角度看,如果人們認知整個“臺灣病”的來龍去脈,即可知臺灣今天的問題的解決已不能一味寄望于當局或政治人物。第一次政黨輪替打破了“一黨專政”的神話,第二次政黨輪替則打破了“本土化等同民主化”的神話;而馬英九第二任卻提前跛腳,則說明借由朝野競合解決臺灣大政的模式已不再可靠,必須要有民間更積極、更多元的參與,才能打破非藍即綠的思維,找到新的出路。
亦即,“臺灣病”的形成,是長期的民粹政治、意識形態斗爭和行政怠惰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這些日積月累而成的硬塊,夾纏著藍營和綠營思想及行為的“共業”,已非一黨一派就能開出良方,更不是再來一次“政黨輪替”即可自愈。正因目前的癥狀極為復雜,更需要來自民間的智慧貢獻力量,來鞭策政治人物,而不甘于充當任何政黨的馬前卒或追隨者。從2次政黨輪替看,政治的局限已經一目了然,現在需要民眾的力量來催促它們轉化。
2012年,青年失業與迷惘的問題成為注目焦點,未嘗不是一樁好事。至少,從世代剝奪和世代落差的議題,我們更清楚看到了臺灣過去未見的盲點。這個問題的核心是,過去近30年,人們忙著清算恩怨、追究歷史,忙著解構和重組,卻忘了珍惜那些美好的事物,忘了思考要把下一代領向何方。無論是“藍路線”或“綠路線”,在乎的都只是自己政黨的利益,卻不想對更大的局面提供思考或答案。
仍不明白何謂“臺灣病”的人,不妨看看糾纏了日本20多年的“日本病”。日本病的起源,當初只被視為是一個過度成熟的經濟體走向“老化”的衰變,從而導致了日本20年的失落。但時至今日,外界不難看到其中更深的根源,其實是來自政治的敗壞與行政的失效。過去20年換了15任首相,去年大地震時,日本社會的井然有序和政府的潰不成軍形成強烈的對比;今天自民黨重返執政,不過是在收拾自己種下的殘局。這景象,是臺灣絕對不可重蹈的覆轍;何況,“臺灣病”的疑難雜癥恐怕比“日本病”還重。
看看日本20多年來在“日本病”中的浮沉,馬英九當局豈有“自我感覺良好”的空間?而看著日益沉重的“臺灣病”,民進黨又有什么瞻顧自喜的余地?(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