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2月4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臺灣首艘明鄭(鄭成功)時期商戰兩用船艦“臺灣成功號”4日首航,船隊從臺南市安平漁港向300多年前鄭成功登臺的鹿耳門溪口行駛,重現大航海時代臺海的歷史場景。
報道稱,被命名為“臺灣成功號”的臺灣船,上午停泊在安平漁港,由臺南市長許添財親自到延平郡王祠迎接鄭成功神像到船上安座,再和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李安共同為臺灣船揭開紅布,正式啟航。
“臺灣成功號”上午8時45分出航,航向鹿耳門溪口,臺灣船后面緊隨著數十艘各式船只,浩浩蕩蕩穿過臺南沿海,天空則有臺警方直升機編隊戒護。
“臺灣成功號”歷史性航程,前后約半小時,海面風浪不大,航行未遇任何阻礙。可能是逆風的阻力太大,船上風帆升起時間不到10分鐘,船只前進只能用輔助動力顯得有點美中不足。臺媒稱,抵達鹿耳門溪外海后,多艘膠筏從溪口駛出迎接,將船客送到陸上,鄭成功神像也被請下船,送往溪口供奉祭祀鄭成功的鎮門宮,整個航程很順利。
由臺南市政府打造的“臺灣成功號”,是根據日本平戶市松浦史料館收藏的清康熙年間遺留圖形,以1比1方式復原打造,由臺當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新臺幣8000萬元,2008年11月在安平港區林默娘公園興建廠房動工,今年5月1日在臺南市安平港下水。
報道指出,明年是辛亥革命百年,“臺灣成功號”將環島一周,預定再航行至鄭成功出生地日本平戶市、福建省泉州南安練兵地、金門出兵地及澎湖海戰地。
“臺灣成功號”全長29.5米,面寬7.26米,重約300噸,排水量150噸,是17世紀明鄭時期的商戰兩用船艦,當時無動力,僅靠風力行駛。(中國臺灣網 劉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