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生命相髓——兩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見歡”活動在蘇州舉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康輝、香港鳳凰衛視吳小莉、臺灣東森電視臺王佳婉等擔綱現場主持。(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24日,“生命相髓——兩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見歡”活動在蘇州舉行。圖為兩岸捐受者家庭見面。(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蘇州消息 12對骨髓捐受者24日相聚蘇州“生命相髓——兩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見歡”活動,這是自2001年中華骨髓庫重啟后,首度安排兩岸三地骨髓捐受者正式見面。
據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郝林娜介紹,目前中華骨髓庫庫容量已突破120萬人份,成為世界最大的華人骨髓庫,成功移植1850多例,為境外的白血病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大陸、香港、臺灣,兩岸三地血脈相連,12對捐受者中有2對來自香港,4對來自臺灣。據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嶺介紹,截至目前,大陸共向臺灣地區提供了9例造血干細胞,900多名大陸患者接受了來自臺灣地區的“生命種子”,臺灣慈濟骨髓干細胞中心1/3的造血干細胞都留在了大陸。
2001年,臺灣同胞捐獻造血干細胞拯救蘇州少女陳霞,臺灣與蘇州的“髓緣”由此開啟;2007年,大陸青年杭彬向臺灣地區患者劉又韶捐獻造血干細胞,既是“生命的回程”,也是感恩的起點。
浙江杭州的章瑩于03年接受了臺灣同胞林碧玉捐獻的造血干細胞,這份超越血緣關系的親情讓章瑩時時惦念著這個素未謀面的小妹妹,七年后終于見面,激動的章瑩除了感謝和感恩一時竟然說不出更多的話語。
回憶七年前,得知自己骨髓配對成功,林碧玉說感覺就跟“中樂透一樣高興”。盡管今天是第一次見到姐姐,她也并不覺得陌生,反而像“相識十年的好朋友一樣”。
臺灣女孩兒余巧晴,幾個月前來到大陸工作,并深深愛上了云南這個美麗的地方;幾年前她捐獻的造血干細胞讓云南小伙子李明得以重新體驗生活的美好,她說,這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見到李明,余巧晴出乎意料的稱贊他“你很勇敢”,并稱自己可以捐獻造血干細胞是一種幸運。“手術開始前我有一點害怕,結束后醫生跟我說你挽救了一個生命,我當時只覺得,我好棒。”
健康快樂生活著的陳霞和劉又韶也來到活動現場。心懷感恩的陳霞經常抽空去醫院探望、鼓勵白血病患者,愛畫畫的小又韶筆下的世界也再度鮮亮起來。看到杭彬抱著小又韶激動落淚的場景,很多人紅了眼眶。
臺灣慈濟骨髓干細胞中心主任石明煌說,雖然我們是非親非故的陌生人,一份善舉換得燦爛的生命,何樂不為。
十年中華骨髓事業發展之路,十萬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二十四個家庭。在相見歡的舞臺上,聽到最多的詞是“謝謝”,看到最多的是感恩的淚水,一次次生命的饋贈,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真情。
“相見歡”特別活動由中國紅十字總會主辦,是最具影響力的公益活動之一,旨在通過展現“髓緣相連”的動人故事,感召更多的志愿者加入骨髓捐獻行列,推動中華骨髓捐贈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記者 張弛)
24日,“生命相髓——兩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見歡”活動在蘇州舉行。圖為首例大陸向捐獻臺灣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捐獻人杭彬(右二)和受捐人劉又韶(中)見面。(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24日,“生命相髓——兩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見歡”活動在蘇州舉行。圖為大陸捐受者見面并互贈禮物。(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24日,“生命相髓——兩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見歡”活動在蘇州舉行。圖為分別來自江蘇與香港的捐受者見面。(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24日,“生命相髓——兩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見歡”活動在蘇州舉行。圖為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郝林娜致辭。(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 責任編輯:張弛 ]